第162章 合该有此劫(月底求个月票) (11/13)
大出其不意。
“好好好。”
赵祯脸上带着笑意,随即揉了揉自己的肚子:“我真的肚子饿了,羊杂汤什么时候能熟啊?”
“焦明。”
宋煊喊了一声。
东京城有什么事情发生,很难会瞒住。
尤其是禁军大规模借贷一事,更是让人议论纷纷。
毕竟官家要选亲卫,跟他们这帮大头兵借钱有什么用?
难不成他们贿赂官家,谁给的钱多,谁能当官家的亲卫?
像这种离谱的猜测,从来不会少。
东京城各色人物都有,但是幻想皇帝有个金锄头的群体大有人在。
这件事着实是稀奇。
连带着潜藏在东京城的各国密探都有些不理解,赵宋皇帝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干。
辽国的密探是知道大辽国内的佛家是极为繁盛的。
从景宗到如今的皇帝,对于佛教的支持,使其在辽国进入了鼎盛时期。
待到辽圣宗继位,更是大力发展佛教,随即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末法时代。
同时辽国在与周边部族互动的过程当中,通过宗教来影响他们。
著名的寺庙辽国也没少建造。
诸如天津蓟州区的独乐寺,始建于辽统和二年(984年),梁思成曾评价其“上承唐代遗风,下启宋式营造”。
辽国密探虽然不理解,但是也能明白,兴许能够通过这件事给大宋找点事情去做。
若是宋国的僧人都心向辽国,这未免不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啊。
不光是正统国家的争夺,正统佛教,辽国也愿意争夺。
因为大辽宣称自己继承的是唐朝正统。
他们以前是沐浴在天可汗的光辉下,但是老大哥倒了,他们这帮作为小弟混出头崛起了,契丹建国的时候,大宋连个影子都没有呢。
大辽前几代皇帝还没有那么自信,对于中国文化是有些自卑的,认为自己是蕃人,不配坐在中国的正位上。
但随着国力增强,他们自称炎黄子孙,将尧舜视为祖先,并且在墓志铭以及国书当中明确使用中国称谓,强化文化认同。
自从澶渊之盟签订后,契丹对于自己是正统这件事就越发的认同。
因为在国书上,虽然宋朝写了契丹,但是还写上了南北朝,这就说明宋和辽是平等的两个国家,并不是中国与狄夷的关系。
当时王曾职位不高,看出来不妥,给真宗皇帝上疏,请求他抹去南北朝,因为这三个字就表明了咱们跟他们平起平坐,太给他们脸了。
但是为时已晚,国书都到了契丹人手中,属于木已成舟,无法改变了。
可在日常外交上,宋朝依旧把辽国是这的座位安排在后面,宋朝使者去辽国,要坐在朝堂上最靠前的位置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