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官家竟然给他驾车? (7/12)
p; “是啊。”
赵祯也悠悠的应了一声:
“但是打仗太费钱了,朝廷哪有那么多钱呢,收税收多了,总归是有人要闹的。”
李君佑听着他们君臣二人之间的对话,随即开口道:
“不如就跟我妹夫说的那样,收缴欠税,谁让他们有钱呢。”
宋煊没言语,其实打仗花钱也赚钱。
就看怎么从中找到平衡点了。
不过目前的模式,还是大规模的贸易更挣钱。
除了搞点战争税之外,海运其实也是赚钱的。
但是大宋并没有官方去做这件事,只是在港口收税。
赵祯瞥了一眼李君佑同样没言语。
李君佑瞧见赵祯审视自己,登时觉得机会来了。
他强忍着激动,今日就是要让官家对自己留有好印象。
“盐铁最为值钱,我觉得朝廷可以超发一定对盐引,僧道也要缴纳钱财,抄没与无忧洞有勾连的富户,甚至可以全国发交子。”
听着李君佑的建议,宋煊觉得还挺有道理的。
就是最后一条交子这件事,还是需要再商定一二。
如今交子只在四川内流行,若是大规模增发,交子很容易变得贬值。
一贯钱到二百文,四川物价上涨五倍,不是开玩笑。
甚至到了明朝,交子一定程度上都是白纸了,毫无信用可言。
至于盐引,这玩意的产量是有限的,若是放开了产盐,增发盐引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盐的价格兴许会落下来一些。
至于让僧道交钱,宋煊觉得挺有道理的。
大相国寺的香火钱,每日都是一笔巨款。
更不用说大相国寺在东京城外的良田都有不少。
开封县大户良田除了刘家的,就是寺庙的。
听着李君佑的话,赵祯看向宋煊:
“十二哥,方才还没有介绍,这位是?”
“李君佑,李士衡的嫡孙,还算是有能力的。”
“哦,原来如此。”
赵祯知道李士衡善于理财,如今听他孙子说,也是有道理。
李君佑整个人都神情激动,颇为感激冲着宋煊点点头。
自己的名字能够被官家记住,那将来在仕途上,还是有用的。
赵祯又轻微叹了口气:
“只是向僧侣收钱,怕是有些困难。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宋煊开口道: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