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借鸡生蛋 (7/13)
。
“未曾想宋知县竟然会这样想。”贾昌朝连连点头:“那我能来。”
“好。”宋煊点点头:
“教授这些学子识字后,我也用不着他们都去考科举,总是有人走不了这条路。”
“所以到时候我打算分出一部分孩童去学武学,西北边疆党项人时不时入侵,李德明常有称帝之心。”
“到时候怕是要战乱再起,提前培养些人手加入禁军,将来兴许也有机会建功立业。”
贾昌朝未曾想到宋煊还会关注西北边疆之事,想必是他岳父曹利用的担忧。
但是大宋崇文抑武,武学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波澜。
但不失为这些衙役之子们的一条出路。
“宋知县当真是想的周到,又如此有远见,是开封县衙这些人的运气好啊。”
贾昌朝忍不住拍了一句。
“哎,我只是展露一下前景。”宋煊随意的摆摆手说道:“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去看再做判断。”
范仲淹赞同宋煊的话,询问道:
“若是有人文不成武不就的,该当如何?”
“好办。”宋煊伸出手指道:
“第一个便是律学,我记得国子监是设立这个律学博士的职位的,但是并没有发扬开来。”
“如今我县衙有各种各样的案子可以让他们来学习处理,将来也可以在县衙内谋求一份生路。”
“宋状元当真是想的周到。”
贾昌朝也没想到宋煊还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。
“若是还有苗子,也可以学医学,将来也好进太常寺。”
在宋初宋代医学初隶太常寺,分设三科,即方脉科、针科(针灸)、疡科。
每科置博士一人,教学内容为《素问》《难经》《脉经》《巢氏病源》《千金翼方》《伤寒论》等经典著作。
“将来也可以给这些学子进行诊治实习,甚至前往军营当中实力,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。”
听到这里,贾昌朝才发现原来宋煊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真的想要长久的操作下去。
如此一想,将来未必不能发展为新“县学”,甚至可以被国子监给并入进去。
万一将来国子监不仅仅招收七品官往上的官宦子弟呢?
“最后我是想要让所有人都学算学。”
宋煊靠在椅子上:
“这样无论是读书的习武的学医的,对数字敏感些,将来也不至于被人给哄骗,为此我还在钻研算学的教材。”
贾昌朝在国子监待的久了,自然是听过九章算术、周髀算经、张丘建算法等等。
他是真的没想到,宋煊会如此重视算学。
就算这些人将来真考不上科举,可是三司使当个算账小吏,那也是板上钉钉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