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他干甚什去了? (8/14)
。
宋煊提前打听了,因为孙奭想要去应天书院教书,但是皇帝以及皇太后都不同意。
于是老头子就开始装病不上朝,要走病退那个流程。
如今还在拉锯当中。
就算是臣子想要致仕,皇帝也不能立即批准,总是也要有个三辞三让的。
免得寒了臣子的心。
在大宋,想要辞官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要辞官,大多数是再想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老头子居住的地方并不奢华,但是在胡同里。
“谁啊?”
“在下开封知县宋煊,特意来求见孙学士。”
院门被打开,仆人先是行礼,这才开口道:
“请宋知县稍待,我这就去通知我家主人。”
没让宋煊等太久,仆人就扶着孙奭出来了。
宋煊一见,连忙上前几步:
“孙学士,您如何能出来啊,该是晚辈主动拜访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
孙奭打量了一下宋煊:“老夫高兴。”
讲道理宋煊是被孙奭点为会元的,二人也是有着一定的“师生”情谊。
但是因为朝廷的规定,宋煊不应该与孙奭有师生情谊的。
“宋状元如此想着来拜访我这个老头子?”
因为宋煊如今还没有取字,也是该到了时候。
孙奭虽然是当时大儒,够资格,但是他与宋煊交情尚浅,也不会主动提及这种事。
到底是宋煊来说比较好。
但是此时的宋煊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。
故而他只是简单讲了一下,想要为自己的部下谋些福利,想要让孙奭推荐几个本地合适的夫子,去帮助他建立私塾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
孙奭倒是没有什么意见,像宋煊这样的官员可真是不多见。
不过也是正常,谁都希望自己县内的教化要好一些。
但是想要更好,实在是太难太卷了。
除非像晏殊这种运气极好的地方官。
一下子就让应天府学子霸榜了。
那晏殊这种人定然会名动天下,在朝廷上还是有名的政绩。
谁都比不过的。
“宋状元有什么要求?”
“无论男童女童我都收,教他们算账,识字。”
“若是有合适走科举路子的学子,再给他们推荐到县学去,或者是我再成立一个高级私塾,针对科举考试,我也可以给他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