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他干甚什去了? (11/14)
p; “最终受损的还是大宋的实力。”
孙奭悠悠的叹了口气:“但是孔圣人尚且诛杀少正卯,更不用说不如孔圣人的这些人了。”
“你宋煊今后在朝中会有些举步维艰,因为许多人都与你理念不合,可是要小心呐。”
“多谢孙学士的提醒。”
宋煊站起身来给孙奭行礼:
“若非如此,我尚且不知道我都是从哪里得罪的人。”
“无妨。”
孙奭给宋煊一本有关贾昌朝的著作《周易衍义》。
让他瞧瞧,其中攻击宋煊最盛的便是贾昌朝。
孙奭是希望儒学能够越来越兴盛。
宋煊如今的理论不全,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儒学的“解释权”,自然会遭到许多人的攻击。
但是这些人的攻击,也是因为他们也没有系统的理念,只能因循守旧来表明自己是正统的。
孙奭是明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,罢黜百家。
儒学已经海纳百川,适应了不同的朝代。
许多解释都与前朝不同。
所以他觉得大宋建立,会形成新的儒学解释,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。
可他的那些学生,却是比他还要老顽固。
孙奭的次子孙瑜带着贾昌朝前来拜访。
孙奭准备退了是举荐贾昌朝来顶替自己的,投桃报李,贾昌朝以后也是要举荐孙瑜的。
他们二人正是要好,根本就用不着通报。
然后就瞧见一个面容俊朗之人正在做客。
“老师。”
“父亲。”
贾昌朝连忙行礼,然后打量宋煊。
孙奭便让他们坐下,介绍宋煊,又给宋煊介绍他们俩。
贾昌朝也不是正经八本的科班出身,他是后晋知名史官的曾孙。
宋真宗曾祈谷南郊,贾昌朝于道左献颂辞,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。
贾昌朝十分擅长训诂学,故而被大儒孙奭看重,又仔细教导过他。
但是孙奭也知道贾昌朝的缺点,那便是他虽然精通儒家经典,但是却喜欢徇私偏袒。
自己举荐他,也是存了一点小心思的。
毕竟人无完人,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过的好一点呢?
毕竟他的儿子当真不是考出来的,靠着荫补为官,这么多年也都是小官。
贾昌朝后期确实是当了宰相,也提拔了孙瑜。
甚至在孙奭死了之后,也是积极的要求推动荫补他的子孙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