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执法有温度,巴掌有力度 (4/14)
他配得上这个!
宋煊直接把礼房主事安俊喊来了。
他们主要负责管理县学,筹办社祭,以及统计本县内有关学子的数量以及通过解额,进士等等。
相比于开封府其余县。
开封县这种外地冒充本地学子的极少。
可以说非常不好操作。
毕竟本县住的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要么就是权贵人家,极少数人会选择走科举,直接荫补就成。
人家根本就不废那个劲。
“大官人,本县科举进士实在是不够多。”
“不多才好啊,竞争压力小,不像我们应天府。”
宋煊随意的给他倒茶:“那正好是你们这群人家里子嗣的机会,那些达官显贵不会来争抢这些名额。”
“若是县衙出钱找来名师,帮扶他们,兴许就能多几个人走通科举之路了。”
礼房主事安俊老脸激动的褶子都在抖动:
“有大官人这句话在,我等无不感怀于心,势要为大官人效死。”
“用不着效死。”
宋煊端起茶杯吹了一口:“我只需你们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即可。”
“大官人的吩咐,我等就算是要死,也要执行下去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宋煊浑不在意的摆摆手:
“别说死,我也用不着你们死了办事。”
“告诉兄弟们都活着,咱们县衙也就按照大宋律法收个税,还能死人啊?”
“你们都好好活着,才能瞧见自己的子孙考中进士,改变家族命运,如此等你死了方能瞑目啊!”
安俊被宋煊这三两句话砸的眼冒金星。
在大宋,谁不想中进士啊?
奈何大部分人都结果都是失败,而且接连失败才是常态。
若是其余知县复述宋煊这套说辞,众人也没有如此激动。
毕竟他们科举考试成绩也就一般。
可宋煊不一样啊。
年纪轻轻,连中三元,又是在经历了科举改革这个时期,更是难能可贵。
无论是诗赋还是策论都是第一名,只能说明他对于科举考试已经是熟透于心。
无论怎么改,他都能行!
被宋煊这样的科举考试佼佼者指点的机会,千金难求!
所以县衙这帮人才如此疯狂。
“你知道大儒孙奭的住处吗?”
“知道。”
宋煊让安俊写下来,他到时候登门拜访,让他推荐几个人选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