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上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(9/15)
是以前,咱们都是光脚的,可如今当了官,自是要带头遵守大宋律法,如何还能像以前一样愣头青的行事?”
“哎呀。”
赵概忍不住站起身来走了几步:“我有些时候当真是分不清,你宋十二说的是真话,还是假话。”
“不过我知道,你宋十二做的是好事。”
“那你可要在善字瓶子里帮我投下一颗黄豆呦。”
听着宋煊的话,赵概无声的笑了笑:“也罢。”
赵概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。
他准备了两个瓶子。
如果起了善念,或者做了好事,他就把一粒黄豆投入一瓶子中;
如果起了恶念,或做了不好的事,他就会把一粒黑豆投入另一瓶子中。
刚开始的时候,黑豆往往比黄豆多。
赵概深刻反省是什么原因,发现自己修身还不够严,于是严格要求自己,刻苦磨炼,时时内省,努力克制自己,改过迁善。
在宋煊看来,赵概这种能对自己使用“红黑账”的人,那都是狠人。
许多人都没有这么大的决心!
“对了,你可知道穆参军的事?”
“倒是有所耳闻。”
他与宋煊一样,也是初到衙门,许多事都没有摸清楚,连自己手下的名字都没记全呢。
赵概把自己得到传了几手的消息告诉了宋煊。
宋煊道谢,询问他是否吃饭?
倒是没有。
宋煊直接安排王保去打包一份面来,就在这里对付一口,改天有时间再聚。
“对了,你能帮我个忙吗?”
“什么忙?”
宋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通,那就是既然朝堂还没有人来宣布。
那自己的人一去不复返,他自是要派人去询问。
宋煊请赵概依着秦应的命令,来一个就给他扣下一个,直接往监牢里塞。
不怕事情闹得不够大。
就怕事情闹得太小,起不到什么水花。
赵概思索了一会,倒是也没推辞。
既然官家都决定要办他了,如何能够不执行官家的口谕?
赵概吃完就慢悠悠的溜达回去,也不着急了。
虽然王曾面对穆修的事很生气,但是大宋官员的效率也并不是那么的快。
直到下午天气不再那么闷热的时候,以张知白为首的审核团才坐着骡子车出发前往开封府。
此时的秦应不在,正在与陈尧咨一起吃饭。
实则是打探消息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