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左右天子,为大忠! (9/13)
大坎。
或者说在赵祯成长到二十岁之前,就会有数不清的臣子想要让她还政给天子的。
赵祯确实很兴奋,当年天圣二年全都是由自己母后所做的。
这还是他头一次搞,故而显得极为激动。
赵祯亲自排名后,这才还给了刘筠,让他去按照惯例做事。
每次宣布结果的时候,东华门一侧便聚集了许多百姓。
但是能进入宫门的,也就是那些有证件的学子,他们进入第一道宫门,站在广场上等待天子的传唱。
此时东华门的五个城门洞开。
上面的东华楼为七开间,更是辅以琉璃瓦,光彩夺目。
此时宋煊等人都是凭借自己的身份牌穿过洞门,三三两两的停留在广场上。
今日三月三十日,大朝会。
文臣武将步行或者乘坐牛车以及驴车前来上朝。
他们路过这帮学子所站的地方,皆是有些唏嘘。
其中不少人也都曾经站在这里,等待天子的唱名。
站在这里,到走进大朝会的宫殿内,二三十年才是正常的。
一时间从英姿勃发,变成了垂垂老者。
唯有王曾他极为年轻就身着紫袍,在东京当官。
还有晏殊,那参加童子试,更是让人羡慕的不得了。
此时的王曾身为宰相倒是没有着急来,毕竟他住的距离皇宫也近了。
一般他们上班都要从正门宣德门进,但是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。
一道宫城便隔开了许多人。
欧阳修已经打定主意,待到瞧着宋煊新科夸官后,跟他说句祝福的话,自己便要返回家乡,顺便去应天书院看一看。
最后回家苦读,争取下一次科举考试自己也要“一日看尽长安花”!
因为皇帝的声音不会传到新科进士的广场上,也不会传到外面。
多是皇帝念完后,然后由肉嗓子们一声一声的往外传。
就算是宫墙上也有肉嗓子,向着看热闹的百姓宣扬新科进士的姓名以及名次。
这也是大宋国策定下的与士大夫群体治国,自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荣耀。
金榜题名时,便是人生极大的幸事之一。
可是在广场上聚集的千余名士子,除了早就定为状元的宋煊外,他们都是有些激动以及患得患失的。
走到这一步了,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榜上有名?
况且这千余人的规模当中,也不是没有人站在过这里,只不过没有走到金榜题名那一步,只能等待三年再考试。
晏殊慢悠悠的走着,瞧见宋煊站在角落当中,自是笑呵呵的靠了上去:
“宋状元,心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