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天圣五年会元:宋煊 (11/14)
示意他不要声张。
方才与宋煊交好之人,许多人都寻不到。
“第九名,吴仅,饶州举子(鄱阳县)。”
“第八名,田道成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七名,祝玉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六名,包拯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五名,韩琦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四名,张方平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三名,赵概,应天府举子。”
“第二名,梁蒨,应天府举子。”
传唱官一口气念了这些人的名字,全都落在了应天府举子之上,更是让众多举子感到震惊。
应天书院如此牛逼吗?
他们早就听闻神通晏殊在应天府大兴教育,并且把应天书院变为府学。
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应天书院院长是谁?
可是如此省试的成绩,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来自应天书院,足以见识到应天书院院长的厉害之处。
更不用说本届最大的会元人选是宋煊,他也是应天书院的。
“难不成此次会元当真是宋煊吗?”高若讷脸上更是极为精采。
文彦博轻微颔首:“倒是有如此可能!”
高若讷连忙开口道:“看样子应天书院我也得去啊!”
上次他们在洛阳的时候,就约定过后奔着应天书院去游学,但是时间上来不及。
未曾想今日见到如此盛景。
就算用不到殿试过后的金榜题名,光是靠着省试的这份成绩,便是应天书院最好的招生简章。
更会使得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前往应天书院去游学,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学。
张源是最为惊诧的,他本以为宋煊板上钉钉的会元,未曾想到连带着他身边的同窗都如此厉害。
“应天书院名不虚传。”胡瑗已经不抱希望了,他们这群人当中就只有生过一场大病,被照顾的阮逸中榜了。
“守道兄,你也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,可是知道他们的情况?”
石介也没有考中榜单,他当然知道宋煊身边的那群人了。
当初他还借住在宋煊家中,只不过二人理念不同,并没有深交。
“他们在书院当中就是比较拔尖的学子。”石介瞧着好友胡瑗道:“你也动了心思?”
“悔不早听兄之言,应该早些去应天书院游学。”
胡瑗叹了口气,他与石介是通过信的,知道应天书院的情况。
石介也是叹了口气,今日榜单许多应天书院同窗都登上榜单了,自己却是落榜,兴许真是的是心境与他们不同。
他批评了随意修黄河的主意,以不变应万变,黄河之险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