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鱼龙之变,便在此时 (10/13)
sp;既要通晓经义,表述也要有文采,两者兼备才行。
如今赵祯都不是刘太后的亲儿子,也更没有什么兄弟。
赵恒有两个儿子,赵祯是六哥儿,前面五个哥哥全都早亡。
宋煊随即把题目抄在草稿纸上,像是这种题目你要是不会写,也的按照格式写。
空白是不被允许的,你态度不行。
宋煊想了想,那就是宗室问题了!
兴许是前阵子宋煊在街上说你也配姓赵,这件事的传播影响了出题者的思路。
这帮当官的并不觉得自己的俸禄高,反倒是惦记起宗室的待遇过于优厚,想要砍他们的待遇。
不过宋煊也不在意,反正就是考试,目的达到了就行。
宋煊按照夫子的教导,写了一下这段话的含义,顺便引申到宗室管理以及政治伦理上。
再溜达了两圈,然后第二道题是春秋的齐桓公伐楚。
宋煊一时间也不好猜是跟西夏呢,还是跟大辽之间的策略。
礼记当中的《学记》教学为先,以及冢宰制国用。
以及特别基础的关雎,后妃之德,风之始也,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。
宋煊更是眉头微挑。
这帮读书人的私货可真多啊。
就算这首诗放在刘娥面前,她也会觉得是那种鸟在河边求偶的。
可是真正的意思,是后宫教化。
总之,大宋的臣子都不希望刘太后效仿武则天行事。
宋煊瞧着这些题目,从太后到宗室,宰相,最终到学子,一个都没有放过,至于周易的泰卦,九三,无平不陂。
如此有难度的题。
宋煊都怀疑这群出题人也是分ab卷的。
皇帝一说要扩招,立马就把难的那一套掏出来,争取在省试,就刷下去足够数量的举子。
总之。
天圣五年的春闱,第一场考试就给诸多学子整了个大活。
超高难度。
宋煊倒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,自己考试的次数足够多,基础扎实,这些题目也都遇到过。
反正五经就那点内容。
最多的礼记不超过十万,待到王安石变法后,新增注释到十五万字。
春秋才一万来字,看不长时间就能读完。
但是宋煊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试卷上好好写一写,并没有搞提前交卷的操作。
他这个位置无法观察其余人,但是看左右两侧的考生脸色很是难堪。
东京城的水太深了,还是要小心一些。
宋煊最终写上自己的考试号码,随着大流投在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