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写一首哪够啊? (12/14)
nbsp; 刘烨示意把小和尚再押回牢中,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知晓许多内幕,免得走漏了风声。
“你觉得宋十二这个法子如何?”
“回刘知府的话,我觉得极好。”
司马池捏着胡须忍不住赞叹道:
“如此年轻人,当真是世间少见啊。”
“确实。”
刘烨瞧了瞧一直坐在一盘默不作声的亲儿子。
“你可是服了?”
刘几正在回味宋煊的断案思路,被他爹一喊,这才回过神来:
“什么?”
“嘿,你小子还是不服他?”
“什么时候的事啊?”
刘几连忙站起身来:“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压他一头,我连王安仁都压不过,还压他宋十二?”
“您儿子还没得失心疯呢!”
刘烨颇为无奈的指了指:“瞧瞧人家,再瞧瞧你。”
“反正我就是比不过他。”
刘几忍不住叹息道:
“我先前还觉得明年春闱我定然能够大放异彩,可是接触了宋十二等前来游学之人,我发现自己以前想的还是太少了。”
“你知道便好。”
刘烨也不忍心多苛责自己的儿子,免得他在去参加省试,遇到更多优秀的学子后,会变得道心不稳。
届时还如何能发挥出自身的实力?
司马池也看向自己的儿子,幸亏他不是与宋煊同届,也没想着要他去参加童子试。
不拔苗助长,今后再多巩固巩固基础,定然能够从科举考试当中脱颖而出。
待到宋煊出了门后,老和尚连忙给宋煊行礼:
“贫僧多谢施主救我徒儿契嵩。”
“无妨。”
宋煊抽出折扇:“若不是你这大和尚坚持为他伸冤,他兴许早就认命死了。”
老和尚道了一句佛号。
总而言之,这也是契嵩的劫难。
若是通过后,兴许他今后便能再佛法一道上更加精进。
宋煊对于这些不感兴趣,这对师徒应该是来白马寺“游学”的,否则出了事,白马寺如何不会动用自己的力量,去推动一二?
就算是外来的和尚犯了事,对于他们这些人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。
宋煊与大和尚分别之后,便回了太室书院。
大和尚瞧着宋煊远去,又是躬身念了一句佛号。
但愿案子真的能够如同宋十二所说那般,顺利告破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