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有捷径你都不走? (6/7)
宋煊那样纸上谈兵的优秀策论,也不愿意看见那些于治国毫无用处的诗赋。”
宋绶当然知道科举考试的坏处,但是从唐朝开始就是这样。
“哎,晏知府,宋煊的策论是完全有可实行性的,可不是纸上谈兵。”
宋绶摸着胡须下意识的给宋煊抬了一手。
要是放在以往他才不会为宋煊说话。
可目前科举考试发生了规则变化,晏殊故意罢黜宋煊的事情,就变得不可控起来。
所以宋绶才会为宋煊说话。
毕竟科举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。
宋绶捏着胡须道:“贸然变动,怕是不行。”
“有什么不行的?”
晏殊却是知道读书人的脾性。
退一步,就能退两步。
退两步,就能退三步。
底线灵活的很!
坚持己见的,始终是少数人。
连发解试的规则都改变了。
待到今年的发解试结束后,再进行改变,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来。
所谓底线不过是一退再退。
他们如今只是学子,并不是上岸的官员。
决定权不在他们这帮参加科举考试,还没有上岸的人手中!
晏殊对于这种事见多了,也认见多了不少人的性格,他判断的大抵是差不了的。
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吹捧,晏殊有识人之明!
宋绶点点头,随即在一旁开玩笑的道:
“同叔,说句实在话,你对宋十二还有信心没有?”
晏殊觉得发解试,对宋煊根本就没有难度。
就算有通过发解试经验的老生来竞争,那又如何?
晏殊瞥了他一眼:
“这点考验,对于他而言,又算得了什么?”
宋绶知道宋煊、张方平等人皆是在第一次落榜时,他心中还是有些惊诧的。
但万没想到晏殊依旧会对宋煊有着极大的期望。
“宋十二是被耽误了不假,可神童到底是神童,总会犹如锥子一样,从破布袋里扎出来的。”
晏殊瞥了宋绶一眼。
你不是我们这个段位的,根本就不懂我们的极限在哪里!
宋绶登时不言语了。
他缓了一会才开口:
“那我们,拭目以待吧。”
“嗯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