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一诗一赋一填空(月初求月票) (5/8)
nbsp;他对于这种历史关注的很少。
平日里多是经书子集之类的。
谁承想这次晏殊根本就没有从那里找,全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出考题。
一下子就让王泰有些麻爪。
他刚刚下定的决心又有些浮躁,特别是瞧见宋煊在那里一直写写写的。
王泰有些泄气。
“直娘贼,考官令人生气,但相比我自己的失败,同窗朋友的成功更是让我揪心。”
“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书院学习的,怎么就我这么菜呢!”
“神童就必须厉害吗?”
但王泰又无可奈何,只能强迫自己继续写下去。
晏殊虽然奇怪宋煊的“起手式”,但又不得不承认,他能如此快就想到思路,脑瓜子就是聪明。
因为在晏殊观察,许多学子全在冥思苦想。
甚至连晏殊看好的韩琦,也迟迟没有动笔。
即使他那首西昆体的诗做的不错。
溜达之间,晏殊又回到了起点。
曹利用指了指有些坐立不安的顾子墨,他方才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巡场。
顾子墨脸上的表情,谁都能看出来是有着惶恐了。
此时也顾不得官员的仪态,一个劲的擦着热汗。
因为时间拖的越长,顾子墨想的就越多。
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人虽然善于考试,但是大多数人心里当真是脆弱的很。
“拖着他吧。”
晏殊决定待到宋煊若是交卷,正好询问一番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曹利用颔首,随即询问道:
“我看许多人对你出的题都怨声载道的,是否太难?”
“难就对了。”
晏殊摸着胡须哼了一声:
“这才超过七千人,待到他们去东京参加省试,怕是全国各地善于考试的学子,都能在两万人作用,解试过不去,早点放弃也好。”
曹利用也不在多言,总而言之,想要中进士还是难度挺大的。
因为真宗朝的解额就超过一万五千余人。
这群人都是要去参加省试的,择出最优的几百人,进入殿试,然后再被刷下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人来,剩下的才是进士。
北宋大规模养士,在殿试多录取些进士,还得是宋仁宗亲政后的举措,直到中后期全部录取。
诗赋把众多学子都难住了,许多人都汗透衣服了。
不管是闷热,还是紧张,许多学子都不好受。
到了时间,便是一声响锣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