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九章 希望她能深刻反思(新年快乐) (5/6)
br />
可有那经济条件,那为何不让自己住得舒服一些呢?
“那挺好。”许岳说道,“若是哪家钱差点,可以到公司预支一些工资,以后每月扣一些。”
替村民修房子?
许岳显然不会干。
不是舍不得,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,且亲疏有别。
吃力不讨好。
可借钱给他们修房子,许岳还真不介意。
整个桃源村,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给许岳打工。
直接扣工资,还怕他们还不了?
当然也有没给许岳家打工的。
比如许江瑜那四家。
“七奶奶家会修么?”许岳忽然问道。
之前,许诚民带着七奶奶来,让租其地。
如今,许岳安排她在垂钓中心看店。
身体不好,下不了地,守个店还是没问题的。
“恐怕不会。”许诚民说道,“她孙子如今高三了,明年就高考。以他的成绩,考个重本应该没问题,以后还回不回来都不好说。若不是你,她家能不能凑齐学费都不好说。”
外出打工的人会回来许多人。
可也不是全部。
而那些读了大学的人,那就更没一个回来的。
回来的,要么有孩子羁绊,要么在外混得也不如意。
基本上都是下苦力的。
“七奶奶在这儿,他还能不回来?”许岳说道,“暑假的时候,我见过那小子,是一个孝顺的人。”
如今,村里还真不缺大学生。
如今的大学生可没以前那么稀罕了。
桃源村已经在读大学的,即将高考的,还有上高中的。
许岳不是没想过对那些困难的家庭给与支持。
供几个大学生,对于他来说,算不得什么。
不过,如今却不需要了。
如今村里哪家供不起一个大学生?
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!
“村里出去的那些大学生若是能回来就好了!”
许诚民忍不住感叹一句,可他知晓,这种情况微乎其微。
没见有些进厂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么?
这次回来的,四五十岁的居多。
四十以下的都没几个。
“村里发展好了,年轻人自然会回来。”许岳说道,“毕竟老人在村里,而他们去了城里,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