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 去证明自己(二更) (2/9)
赵小棠点点头,从一旁端起一个茶水递过去。
“听说.俱乐部跟足校正进行大批量的留洋规划?”
陈老头儿看了眼赵小棠,接过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。
呸!
将粘在嘴唇上的茶叶吐出去,陈老头儿这才道:
“我们这边跟一些欧洲低级别联赛达成了合作,以16-20岁为界限朝着欧洲低级别联赛队伍输送球员,进行培养,目前第一批定在20人的名额。”
赵小棠抿嘴;“他们能那么好心给培养?”
“当然不可能!”陈老头儿继续道:“俱乐部每年都要给他们支付培养费,生活费方面由球员家庭分担,我们这边也会给予适当的奖励。”
“那球员家长那边同意嘛?这可是自己掏腰包啊!”
陈老头儿点头;“重点考核目标,接下来的晋升制度会有所变化,这些留洋球员会获得更多的机会,也就是说,他们在留洋回归情况下,他们能够在俱乐部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,当然这不是强制性的,想去就去,不想去就换其他人。”
说到这里,陈老头儿叹气道:
“何超越、魏来等这批是个例,我们不能期待每一批的成色都这么高,为此需要下猛料,这也是俱乐部决定改变晋升制度、鼓励留洋的原因。”
“隔壁日本,他们在欧洲留洋的球员很多,但他们淘汰的更多!”
“这种东西只能用数量硬顶上去,只要有两三个踢出来,我们就能抹平投入,踢出来的越多,我们就能赚的越多,同时朝着欧洲输送更多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”
“但最开始的投入阶段,肯定是要烧钱的!万事开头难啊!”
赵小棠看着陈老头儿;“但欧洲不信任中国球员啊!我们没有一个成功案例,他们不会给这些小球员尝试的机会。”
“嗯!确实是这样。”陈老头儿点头;“所以说,这不是我们一方面的事情,那些已经留洋的球员也很关键。”
“目前在法甲效力的宏运当家射手李磊,他就是中国足球的先驱者,这小子有种,当打之年,明明在国内可以赚的更多,但他还是走出去了,他走在所有中国球员的最前方,去摸索尝试中国球员的留洋道路。”
“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,即便是有,那也是陈年往事,放在如今的足坛已经不适用了,因此每一个留洋的球员都是先驱者,这里包括何超越以及魏来。”
“他们都在尝试为中国足球趟出一条道来!”
陈老头儿缓缓起身,他走到窗前,望着那群朝气蓬勃的少年。
“这届U17世界杯已经非常成功了,这代表目前的中国青训已经走向了正轨,但这些还不够,我们需要持续的产出,光靠这一届,中国足球只会像烟花、泡沫一样,一闪而逝!”
“我们要的不是绚烂的烟花,更不是一戳就破的泡沫,而是煌煌烈焰,传承之火!”
中国青训好不容易点燃的火苗,不能就此消散。
不断的添油加柴,用尽办法也要让它烧的越发的火旺。
即便是现在,陈老头儿也不知道这是否可行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