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:功德堂内结善缘 (2/3)
这张坤是个直肠子,心思纯粹,一旦认准了对方有真才实学,立刻热情得不得了。李观一正好也想深入了解“坤元锁灵阵”,便顺水推舟应下。
两人在膳堂坐定,张坤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阵法研究,李观一则不时引经据典,从《周易》“坤卦”说到《礼记》“月令”中对大地的描述,每每都能给张坤带来新的启发。张坤听得如痴如醉,简直将李观一引为生平第一知己。
“李师弟!以后有啥事,尽管来天枢峰阵堂找我!别的不敢说,阵法方面,师兄我还是能帮上点忙的!”张坤拍着胸脯道,彻底把李观一当成了自己人。
李观一笑着应下,心中暗忖,秘境之行,或许这位张师兄能帮上大忙。
与此同时,外门丹堂内。 苏瑶正全神贯注地守着一尊赤铜药鼎。鼎下地火平稳,鼎内药液翻滚,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。她手中法诀变幻,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灵草投入其中,额角已见细密汗珠。 她炼制的正是“回气丹”和“百草霜”(一种解毒疗伤药粉),皆为秘境探险必备。她修为虽不高,但于丹道一途确有天赋,成丹率与品质皆属上乘。她知道此行危险,唯有准备充分,方能多一分生机。
文曲峰,藏经阁顶。 玄风长老负手立于窗前,目光仿佛能穿透虚空,看到功德堂内结交新友的李观一,也看到丹堂内辛苦炼丹的苏瑶。 他微微一笑,自语道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雏鹰欲飞,终需振翅。罢了,便再助你们一臂之力。” 他屈指一弹,两道微不可查的灵光悄无声息地飞出,一道落入李观一房中,一道飞向苏瑶的丹室。
当晚,李观一回到房中,发现桌上多了一枚古旧的玉简和一张符箓。 玉简中并非功法,而是一份详细的《镜湖秘境周边险地与灵兽分布图》,其中甚至标注了几处可能存在的安全路径和隐蔽洞穴,价值连城! 那符箓则更为神异,触手温润,其上符文复杂无比,蕴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磅礴力量。旁边还有一行小字:“千里户庭囊中缩影符,危难时激发,可随机远遁百里,慎用。”
而苏瑶在丹成开炉时,也发现丹炉旁多了一小袋珍贵的“避瘴丹”和一枚寒气森森的“玄冰护符”,足以抵挡一次筑基期程度的致命攻击。
两人皆心知肚明是师尊所赐,心中感激不尽,对秘境之行,又多了几分底气。
李观一抚摸着那枚遁符,看着窗外渐起的月色,眼神坚定。 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准备已渐周全,是时候出发了。”这日,他正在藏经阁翻阅《山海图志》,试图寻找更多关于镜湖秘境可能存在的异兽或地理特征的记载,忽听楼下传来一阵清朗却带着几分锐意的交谈声。
“凌师兄,此次镜湖秘境波动,消息虽隐秘,但恐怕不止我们一家知晓。天枢峰的那位‘小诸葛’似乎也有所察觉。” “无妨。机缘之争,各凭本事。我辈剑修,当一往无前,斩破一切阻碍便是。”
李观一心中一动,缓步走下。只见楼下站着三名气度不凡的青年。为首一人,身姿挺拔如剑,面容俊朗,眼神锐利得仿佛能刺穿人心,背负一柄古朴长剑,气息已然达到“十住境·开灵住”的巅峰,距“筑基住”仅一步之遥!他身旁两人,一人眼神灵动,显得精明干练;另一人则气息沉凝,显然修为也不弱。
那为首青年见到李观一,目光在他身上一扫,微微颔首,算是打过招呼,态度不冷不热。他显然认得李观一这位“名人”,但并未放在心上。
那精明弟子却笑着拱手:“这位可是文曲峰的李观一李师弟?久仰了。在下百事通刘枫,这位是我天剑峰首席弟子凌绝心凌师兄,这位是厚土峰的石猛师兄。”
李观一还礼:“原来是凌师兄、刘师兄、石师兄。失敬。”他心中暗凛,天剑峰首席、百事通、厚土峰精英,这个组合实力强劲,目标显然也是镜湖秘境!
凌绝心淡淡开口:“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