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备战倭寇 (2/5)
着衣物),又抬眼看了看我惊恐万状的脸。她的手臂冰凉细腻,透过布料传来一种奇异的触感。
她没有甩开,也没有发作,只是那么看着我,眼神深邃,半晌,才极轻地说了句:“多事。”
然后,轻轻挣开了我的手,绕开了那滩水。
我站在原地,心脏狂跳,掌心残留着她手臂冰凉的触感和那极细微的、几乎不存在的柔软。那一刻,我清晰地听到自己心里有什么东西,碎裂了,又重组了,变得无比柔软而……危险。
还有一次,我感冒了,发烧咳嗽,浑身无力地窝在沙发里。她皱着眉打量我半晌,似乎觉得我这副样子十分碍眼。就在我以为她要嫌弃地走开时,她却转身进了厨房(我吓得魂飞魄散,以为厨房要完蛋了)。
几分钟后,她端着一碗东西出来,直接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——一碗清澈见底、只飘着两片姜的白水。
“……喝掉。”她命令道,语气僵硬,仿佛在施舍毒药。
我受宠若惊地端起碗,喝了一口——就是白开水加了姜片,甚至没放糖。但不知为何,一股暖流却从胃里升起,蔓延到四肢百骸,比任何药都管用。
“谢谢……”我哑着嗓子说。
她没回应,转身又去看窗外了,但我似乎看到她耳根微微红了一下?一定是发烧眼花了。
这种暧昧又危险的“同居”生活持续了两周后,我突发奇想,决定带她去省博物馆看看。我想,或许那些凝固的历史,能让她感到一丝熟悉,或者……能让她更理解这个她被迫存在的时代。
博物馆里,她果然对那些青铜器、玉器、瓷器流露出些许兴趣,但也仅限于“尚可”、“匠气过重”的评价,仿佛在审视自家仓库里不太起眼的藏品。
直到,我们走进了近代史展厅。
一进展厅,气氛陡然变得沉重。黑色的基调,大量的黑白照片,冰冷的数字,实物展示: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、褪色的军装、狰狞的刑具、还有……那面巨大的、触目惊心的金陵遇难者名单墙。
她的脚步慢了下来。
她不再走马观花,而是在每一件展品前驻足。看着那些记录着烧杀抢掠、无差别轰炸、人体实验、万人坑的黑白影像,看着她完全无法理解的“倭寇”(日本)军队的暴行,看着华夏大地满目疮痍、生灵涂炭的惨状……
她的脸色,一点点沉了下去。
那双总是盛着冰冷或嘲弄的凤眸里,第一次燃起了某种实质性的、炽烈的火焰!那不是愤怒,不是悲伤,而是一种更加深沉、更加酷烈的——杀意和暴怒!
她站在那面写满了密密麻麻名字的墙前,一动不动,仿佛化作了另一座冰冷的石碑。空气在她周围凝滞,温度骤降,连其他游客都下意识地远离了这个散发着可怕气息的美丽女人。
我没有打扰她。我知道,有些东西,需要她自己消化。
她在那里站了整整一个下午,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。
回到公寓,她一言不发,直接走进了卧室,关上了门。
接下来的三天,她几乎足不出户。不是站在窗边沉默,就是让我给她找来大量的历史书籍、档案资料、甚至是一些内部解密的战争记录。她疯狂地阅读着,速度惊人,眼神冰冷得可怕,周身的气压低得让我几乎不敢呼吸。
我知道,近代百年的屈辱和苦难,特别是那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