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7章 拐三拐四 (2/3)
弟,张海侠尽职尽责回:“自己去买一箱啤酒,摆柜台上吐刀片扎着玩。”
张海楼:“去美国是不一样哦虾仔,太豪横了。来,发点钱让我看看实力。”
对面发过来一串美元EmOii表情。
过了几秒,发来一条:桐叔又出门了吧。
张海楼发了一个嗯。
那边没有继续回复。
……
正如吴二白所说,吴三省在失踪前应该做了一些措施,让杭州与长沙的情况变得比较棘手。
应该是为了阻挡他们看不见的力量。
汪家与体系内部捆绑太深,固然让他们做事变得非常方便简单,却也带来了掣肘。
体系内部的资源调动并不是单纯的流程作业,一个普通公司的方案执行尚且各方博弈,这里同样如此。
他问再厉害,也不能吞掉整个体系。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比较复杂。吴三省应该是想让体系内部左手打右手,先绊住这些人的脚再说。
现在的杭州如果什么也不干当个良民,这些倒看不出来。
准备干点坏事的时候才会发现有问题。
目前正规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不能乘坐了,高速路口也专人检查。
事实上,只要会用到管制刀具和危险用品,张家人都不会乘坐公共交通,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如果开车,中间安排不同,他只能弃车而走。
那样不划算,成本很大。而且还需要停下来购置物资和加油,中间不可预计的状况太多,不如沿路再做打算。
所以张海桐选择坐黑车,尽量不走高速路,从国道或者省道出城。
至于族长怎么解决的安检问题,张海桐也不太清楚。
提前找好的拉客司机常年长距离载客,尤其是干黑活的,根本不会细问。除非条子找上门又证据确凿,不然不会自己砸了饭碗。
倘若翻了车还要攀咬,等风头一过就会有人来算账。这年头民众的匪气还是很重,刑事案件频发且侦破难度相对十年后而言更大。
入了行就算为了自己妻儿老小的安危,也不会多嘴。
这些都有先例,也是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做点黑色买卖赚钱却不敢轻易尝试的原因。
用手抓煤容易,抓了之后要洗干净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离开繁华地带后。张海桐唯一比较快且安全的办法只有坐大巴。而且是那种会在车站外拉私客大巴车。
这些车辆为了避开车站正规运营成本和监管,经常会通过低价或灵活接送吸引乘客,赚取更多利润。
虽然是非法行为,但基本没人管。因为离开车站之后,这些乘客上车的地方也不在车站的管辖范围之内。
同样也避免了大巴出站时的身份检查,以及可能会比较严苛的行李检查。如果选的地方很偏僻,这些检查甚至都只是走走过场。
检查人员顶多上来走一圈就下去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