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深夜悟道 (2/3)
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:
【混沌源初经·引气篇(基础卷)】
——衍万法,化万道,溯本归真,混沌初开。纳五行阴阳于一体,炼混元一气于丹田……
这段开篇总纲,气势恢宏,意境深远,与那原本简陋、只涉及单一灵气引导的《基础引气诀》简直是云泥之别!
后续的内容,更是详细阐述了如何以自身为熔炉,不再区分灵气属性,以一种独特的呼吸频率和精神观想,引动周身天地间无所不在的、尚未分化的原始灵气(或称混沌灵气),纳入体内,经由古书推演出的特殊脉络运行,初步淬炼成一丝微不可察的“混沌之气”,滋养丹田,强健体魄神魂。
这……这简直是为他这五行杂灵根量身定做的无上法门!不,甚至超越了量身定做!它直接从根本上,将他最大的劣势——“五行混杂”,转化为了修炼这种至高法门的基础前提!
狂喜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涌动,几乎要冲破幼小身体的束缚。他强压下激动,眼中闪烁着坚定无比的光芒。
机不可失!
他轻轻放下已沦为废石的玉简,目光扫过那袋灵石,犹豫了一下,没有去动。灵石灵气波动明显,此刻动用风险太大。这改良版的《混沌源初经》强调的是引动天地间最本源的、未被属性化的灵气,或许初期并不依赖外物。
他深吸一口气,按照脑海中那篇经文的指引,重新躺下,摆出一个并不复杂,却暗合某种自然韵律的姿势——五心朝天(掌心、脚心、头顶心),这是经文附带的简易导引术。
他闭上眼睛,努力排除杂念,开始调整呼吸。一呼一吸,变得极其缓慢而富有节奏,试图契合经文描述的那种“似有似无,绵绵若存”的状态。同时,精神力高度集中,观想着自身仿佛化为了一个无形的漩涡,沟通着冥冥之中存在于天地间的、无色无相、却孕育万物的“混沌”之气。
起初,毫无感觉。只有夜晚的凉意和身下床板的坚硬。
但他没有气馁,前世作为社畜的韧性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他一遍遍地尝试,引导着微弱的精神力,沿着那篇经文勾勒出的、与常规《引气诀》截然不同的、更加隐晦繁复的运行路线,在体内小心翼翼地探索、感应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月光在屋内缓慢移动。
就在他精神感到疲惫,意识即将涣散之时——
蓦地!
一种极其微弱、却无比清晰的“触动感”,从周身毛孔,从头顶百会,从脚底涌泉……从身体与外界连接的无数窍穴中传来!
仿佛有无数比尘埃还要细微的、冰凉而温润的“粒子”,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,开始缓慢地、争先恐后地向他体内渗透!
它们不同于玉简中描述的任何一种属性灵气,没有金的锋锐、木的生机、水的柔润、火的炽热、土的厚重。它们无色无味,无属性偏颇,带着一种原始的、混沌的、包容一切的微弱气息。
这就是……混沌灵气?
林墨心中狂震,却不敢有丝毫分神,立刻按照《混沌源初经·引气篇》的方法,引导着这些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的混沌之气,汇入那条独特的运行脉络。
过程异常艰涩。他的经脉如同干涸龟裂的河床,脆弱而狭窄,那丝丝缕缕的混沌之气流入,带来一种微弱的胀痛感和冰凉的触感。他的精神力更是如同风中残烛,操控着这微弱的气流,如同稚儿挥舞巨锤,艰难无比。
但他咬牙坚持着,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