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好缺人啊 (4/5)
是知道一些的。
“我在网上咨询过,”郁知说,“不太好。”
等过合同的那周,郁知不仅整理了小说资料,还搜了关于影视制作的流程。
现在很多影视公司都有对外的官方账号,微博小红书抖音或者官网,联系方式随处可见。
哪怕不主动去找,随便在哪个社交平台上发布“有钱想拍个戏”,评论区和私信都能瞬间爆了。
她还没说自己要投多少呢,全世界就吻了上来。
郁知看向佩昭:“一个说,我有钱就是资方,我让拍什么就是什么;
一个问我想拍什么有多少钱,我说古装带点权谋,对方回复这很贵,给我说了几个导演编剧,又聊到了演员带资进组什么的。
余下的就是骗子了。”
那时候还没解锁编剧APP的【寻人启事】,哪怕对方提到的导演名字不一定真能请到,郁知也试着搜了搜。
不太好。
她先看的不是导演的剧,而是其采访。
从回答里就可以看出导演是什么样的人,思维这种东西极容易袒露出来一个人的真实模样。
好的一面可以是剪辑,坏的却只能说压根认识不到“这不好我要改”。
郁知避雷的就是后者。
佩昭闻言,冷哼一声:“那群人,你不用复述我都知道是什么德行。”
有拍摄过小说ip改编的,出来的成品是一坨浆糊,里面的剧情和人设都打散了。
采访里,导演直接说“这个小说太玛丽苏了,不符合常理,我们要讲究现实”。
也有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其他人的。
编剧说“我原创能力比改编好”,导演说“我拍了两个结局更喜欢没播出的那一个”,还有说“我拍得特别好你们不识相我对现在的观众很失望”实际烂到第一集都让人绝望。
【寻人启事】功能出现后,为了佐证自己对他们的讨厌也不全然出于主观,郁知搜了一下还记得的两三个名字。
确实,适配率不到20%。
这会儿回想起来,果然啊,佩昭三人适配率就值得这么高!
郁知尚不清楚适配率的计算模式,然而,从这个对比里,她也大致可以猜到少许。
所谓的“基础偏好”,就仿佛,郁知不可能接受有自己小说网络剧版权的那个导演,也不能接受有离谱黑历史的合作者,但这些好像在影视圈稀松平常。
尤其是APP推荐的人,佩昭郎卿文翟铎三人的性格迥异,却莫名地在各方面都适合与她相处。
人是立体的,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。
就连郁知血缘关系上的父母,极少频次里也有对她好的时候,给件新衣服、买份糖果。
而在她弟弟的世界里,这对男女怕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。
这都不妨碍在郁知的世界里,他们被归类成“烂人”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