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不是普通的双语歌 (2/4)
>
孟寒饶有兴致的看向舞台上演唱的余惟,刚才他拿起话筒准备再唱一遍的时候,孟寒就隐隐有这种感觉。
哪有一首歌唱两遍的,特地分开唱,二者在呈现上肯定有所不同。
几位嘉宾,还有观众席的祁缘和祁洛桉都是懂行的,他们知道余惟肯定会改编,让两次演唱做出区分,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改。
其中最好的改法,绝对是拿出双语版本,一方面能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这首歌,另一方面,有中文版本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现在的互联网环境,一个不留神就是一顶天大的帽子,这是不能碰的话题。
余惟同时给出两个版本,不仅体面而且全面,没人能以此挑他的毛病。
好小子,每一步走这么稳当,一看就是能成大事的人!
与原版女性视角的细腻温柔不同,余惟的演绎多了一份男性的深沉与克制,再加上他声音特有的叙事感,一开始大家就有所触动。
“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
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。”
这几句歌词充满了遗憾和无奈,大家为之一愣,在情绪被调动的同时,他们心中不免升腾起一个新的问题,错过?谁?
类似的问题祁洛桉上次在《像我这样的人》时已经问过他了,都是艺术表达罢了,没必要深究。
似乎是为了佐证余惟这首歌只是艺术表达,他的下一句直接来了句“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”……
难不成余惟真穿过百褶裙啊,又不是苏格兰人,意象嘛挺正常,说不定这首歌就是余惟看过女生青春故事才有的灵感呢。
虽然余惟没法带入这样的情景,但他对于歌曲的掌握度实在太高了,轻柔唱法的转变成功实现了故事感到画面感的过渡。
在他流畅的唱法转换后,大家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个穿着百褶裙的少女场景,成了故事的见证者。
这种逐渐真实层层递进的情感,带着不可思议的穿透力,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回忆的力量。
在孟寒眼里,这种细节处理很显功力,这是余惟对歌曲的深刻理解,也证明了他不仅会创作,更有敏锐的音乐感知力。
歌手唱歌哪能每首歌都适合自己,能把不适合的歌唱出东西,那才叫本事。
余惟倒是没想那么多,这种改编几乎是他本能的行为,之前他给素人嘉宾打了那么多次辅助,对这种辅助早已经熟的不能再熟。
不过这一次,他是自己辅助自己……
之前的帮唱经历仿佛是在抗压训练一般,对于现在的余惟来说,独唱完全不在话下。
“那时候的爱情
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
而又是为什么人年少时
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。”
这句看似平淡的发问,像一把精准的钥匙,打开了每个人心中那座封存青春记忆的密室,观众席瞬间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。
舞台上,余惟的声音带着淡淡的沙哑,每一个字都像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