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我干嘛?听歌啊(第三更) (3/4)
桉知道吗……
你们看我干嘛,听歌啊!
余惟要为自己读者鸣不平了,胡兴虽然看起来紧张,但居然是五期节目里开场最顺利的那一个。
其他人都是唱到中途才进入状态,他一开始就稳住了,不错。
社恐是这样的,纯正的社恐连紧张都不敢,上台以后大脑直接宕机,不敢胡思乱想反而不会出错。
“像我这样迷茫的人
像我这样寻找的人
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
你还见过多少人?”
副歌部分,胡兴的声线陡然扬起,像一道裂痕划破平静的湖面,再加上一句追问,成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。
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内向沉默的毕业生,而是一个用歌声叩问命运的讲述者。
余惟这歌词是足以超越个体体验,引发大家共鸣的。
谁还没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过,在他人期待与自我渴望间徘徊过?
原来当时的余惟也曾迷茫过……
孟寒仔细听着,话语在喉咙里凝固,最终变成一声无声的叹息,到底是经历了多少困苦与迷茫才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啊。
这孩子好不容易从那段不堪的岁月挺过来,自己居然还要跟他打擂台?
他真畜生啊!
申羽桐倒是没想那么多,她只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和余惟的差距,因为这首歌她现阶段写不出来。
她是很喜欢研究歌词的,这首《像我这样的人》的歌词部分相当简单,但自我剖白式的矛盾表达、以及情感递进的艺术结构,堪称完美。
“优秀”与“浮沉”的落差,“聪明”与“伤痕”的悖论,这种矛盾修辞拒绝单一标签,将人还原为复杂立体的存在。
既不甘平凡又碌碌无为,既庸俗世俗又渴望真诚。
很难想象他几年前就能写出这种东西,难道这就是天赋?
“像我这样庸俗的人
从不喜欢装深沉
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
忽然也晃了神。”
胡兴的声音里透出一种罕见的坦然,这是他最喜欢的两句,说不出为什么,就是喜欢。
高中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作者梦想,大学社团里未被完成的剧本,还有父亲书柜里那本蒙尘的《写作技巧》。
那些细微的“晃神”瞬间,才是他内心真正的火种。
这也是申羽桐觉得最惊艳的两句,老歌是记忆载体,触发“晃神”的瞬间,揭露成年人用“庸俗”伪装下的柔软内心。
她想起了余惟那一首《踏浪》,也是用这招回忆杀……
申羽桐最在意歌词的诗性和深度,但余惟这首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歌给她上了一课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