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大朝会上 (5/7)
是要找死了!
李显穆竟然在这里挖坑,这也太阴了!
但李时勉亦或者诸大臣明显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被说服,他很快就反驳道:“安南造反大军平之,讨伐蒙古亦可如此,且自捕鱼儿海后,蒙古早已不复元时之风,我大明也可开互市等,不必非与其诸部为敌,仅为防备而迁都,堪称因噎废食之举!”
“况且迁至北京行在,皇城之北便要直面北虏,岂非使圣上尊座陷于不利之地!”
“聚天下之兵至京城,若尚且有艰难之意,那我大明可真的就要只剩半壁江山了!”
这番话道出后,便已然是公说公有理、婆说婆有理,到底孰轻孰重,难以言明,李显穆自然还有后手,可却不急在一时,仅仅李时勉还不够。
“李翰林方才言称国朝居于应天不利于社稷,方才北京行在之利弊一经辩驳,却不知应天有何不利之处?”
李时勉开始反击。
“自古都城所择,乃决于后世垂范,都长安,则控西域;都洛阳,则控四方;都北京,则鞭及辽东、蒙古。
长安自唐后已然废弛,其转运之艰难更甚于北京百倍,且玉门关外风沙封尘,早已无昔日丝绸之路的辉煌;洛阳虽居于中,可如今之势,不在于东西,而在于南北;应天所在,虽据有长江,有虎踞龙盘之险,可却是自古王气黯然之地,以南控北,难之又难,以北控南,则轻而易举。
若有朝一日我大明亡于外敌,其必出于草原、辽东,而不会是交趾,诸君以为然否?”
这是必然的。
若非有原始丛林、瘴气和山川的保护,大明早就把南洋那边的灰都扬了。
殿中众人这下是都看明白、听明白了,李显穆说来说去,只说了一件事,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,必须要和北边分个高低上下,不解决北边,大明永远都别想安稳下去。
为了长久的军事目标,钱、粮都是次要的东西,一切都应该为这个大局服务。
这就已然涉及到一个人的执政方向,而不仅仅是讨论一件事的对错!
李时勉意识到了这一点,一下子就失去了辩论的兴趣,对于这种有一整套逻辑的人,是不可能被说服的!
朱棣知道该自己上场了,沉声道:“二位卿家方才所言,诸卿都听到了,不知诸卿如何之想?”
皇帝这话一出,顿时让殿中几乎所有人都惊住了,皇帝这是要做什么?
他难道不知道,如果他这么问,这满朝大臣之中,八九成都会反对迁都吗?
他不尽量避开这种场景,竟然还主动迎上来?
疯了?!
果不其然,朝中几乎瞬间便哗啦啦跪下了一片人,齐声道:“请陛下昭示天下,迁都不可行!”
无数人如同潮水一般,手持着笏板,跪伏在地上,让朱棣也不由为之战栗,这便是人海的力量,无数道声音汇聚起来,便能惊天!
但让李时勉以及所有人为之震惊的则是,不算勋贵等武官,朝中请求迁都的文官,大约只有勉强七成,还有三成竟然没有没有表态!
“臣赞成李显穆迁都之奏!”
站在诸臣之中的胡广叹了口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