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不做厂公谁做厂公?【求月票】 (3/5)
/>
此人也不是个一般人,日后也是要入阁成为阁臣的,不过还要等到下一朝隆庆年间。
而且在后世的那部电视剧中,他其实是被黑的最惨、也最冤枉的一个人。
因为电视剧里的杜撰人设,使得他一度被后世网友认为是整个剧集中实至名归的“大明不粘锅”。
但真实的历史其实并非如此。
鄢懋卿查过资料,赵贞吉是个比高拱脾气更加暴躁的人,为人好强,容易发怒,甚至从不审时度势。
就这么说吧,从嘉靖这一朝开始,一直到下一朝隆庆年间。
此人几乎把历任内阁首辅得罪了一个遍,先是严嵩,然后是徐阶,还有后来的高拱、张居正,他都曾不给任何面子的据理力争,坚持己见,一旦发起脾气来连上司的面子也不给,直接直呼其名。
直至最后被高拱给收拾了,致仕回乡养老。
最终在穆宗驾崩之后,因哀毁过度而患嗽疾,于家中端坐而逝……
也是因为这个性格,他的仕途十分坎坷。
早在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殿试的时候,担任读卷官的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殿试答卷,可与汉朝贾谊的《治安策》相媲美,内阁也将其拟为一甲第二名。
结果朱厚熜看过他的殿试答卷之后,不喜欢他在答卷中写的几句大实话,于是坚持将其置于二甲第二名。
就因为如此草率的原因,赵贞吉失去了成为新科榜眼的机会。
不过没过多久朱厚熜就又后悔了,优先将其钦点为了庶吉士。
然后学成三年散馆的时候,赵贞吉留任为翰林院编修,于是又上一道反对朱厚熜沉迷玄修、荒疏朝政的《乞求真儒疏》,因此惹恼了朱厚熜,不得不请假回乡治学。
再接下来,赵贞吉的仕途虽然依旧坎坷,但纵观整个过程,就有点像现在的鄢懋卿的另一个翻版了。
几年后他出教司礼监,后来又升任詹事府右中允,管国子监司业事。
随后便是詹事府左德谕,户部右侍郎,直至到了朱厚熜驾崩之后,进入隆庆元年,出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,掌詹事府事。
再到隆庆三年,以礼部尚书入阁,继续协管詹事府事,掌都察院事,加太子太保、荣禄大夫,赐蟒袍、鸾带……
总之,中间起起落落,却也参与了许多大事。
比如鞑靼人南下掳掠,直逼京师的“庚戌之变”。
彼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,只有他一人敢奋袖大喊,直抒己见。
再比如后来的“隆庆和议”,他亦是功不可没。
在这些事件中,赵贞吉都能在纷乱时局里冷静审视国情时势,务实地作出利国利民的精准决断。
也是因此。
尽管在嘉靖一朝中,他的仕途极为坎坷。
却也始终受到朱厚熜惦记,屡次贬黜都因朱厚熜一句“赵某何在”,令吏部官员不得不重新举荐拔擢。
而在得知朱厚熜驾崩的消息之后,赵贞吉也失声痛哭,长叹一声“先帝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