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章 父子两对账,越对越不对劲(求订阅!!) (2/4)
这难题。”
黄子澄先是一愣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:“老师,你这是要用捧杀之计!”
李善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既然正面交锋难以取胜,那就送他上巅峰。爬得越高,摔得越重,等他到了高处,便是跌落深渊之时。”
黄子澄重重点头:“老师,学生明白了!”
应天府城郊的寒风裹着沙尘,狠狠拍打着用茅草和破布搭建的窝棚。老妪王氏蜷缩在角落,枯瘦如柴的手轻轻拍打着怀中啼哭不止的小孙子。她浑浊的眼睛望向漏雨的棚顶,心中满是绝望。
“乖娃子,别哭了,别哭了……”王氏沙哑的声音里带着哽咽。
自从家乡遭遇旱灾,她带着三个孙儿一路乞讨来到应天府,本以为能寻条活路,却没想到这里流民遍地,连野菜都难以寻觅。
大孙子石头蹲在窝棚口,眼巴巴地望着远处。他才十岁,却已饿得面黄肌瘦,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焦虑。“奶奶,我再去挖些野菜吧。”石头说着,就要起身。
王氏一把拉住他:“别去了,能吃的野菜早被挖光了。那些人……”她顿了顿,想起昨日为了一把野葱,两个流民扭打在一起,其中一人被打得头破血流,“外面太乱了,你出去奶奶不放心。”
二孙子铁蛋饿得实在受不了,哭喊道:“奶奶,我饿,我想吃馒头……”铁蛋的哭声引来了隔壁窝棚的流民,那人探头张望,眼神里闪过一丝贪婪。
王氏心头一紧,连忙将孩子们搂得更紧。她知道,在这流民窝里,稍有不慎就会被抢走仅有的一点食物。可她怀里,除了几件破旧的衣裳,哪里还有吃的?
突然,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。王氏透过窝棚的缝隙望去,只见一群流民冲向不远处的菜地,原来是菜农种的萝卜成熟了。菜农挥舞着锄头阻拦,却被流民们推倒在地。
“走,去看看有没有机会。”石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。
“不行!”王氏厉声喝道,“那些人疯起来什么都做得出来,咱们不能去冒险。”她的声音里带着恐惧,也带着无奈。她想起自己的儿子儿媳,他们就是在逃荒路上被乱民打死的,如今她唯一的心愿,就是保住这三个孙儿的性命。
夜幕降临,窝棚里愈发寒冷。孩子们的哭声渐渐弱了下去,不知是哭累了,还是饿得没了力气。王氏紧紧搂着他们,在心中默默祈祷:“老天爷,开开眼吧,救救我的孙儿们……”可回应她的,只有呼啸的风声和远处流民的争吵声。
河南开封府,李家庄的打谷场上,佃户周大柱攥着新签的租契,手心里全是冷汗。田主李员外的管家冷着脸,用旱烟杆敲了敲契约:“周大柱,今年这租子涨到七成,你要不签,这地可就给别人种了。”
周大柱望着远处自家那几分薄田,去年刚被李员外以“抵债”为由吞并。他强忍着怒火:“管家,这七成租子,我们一家老小连糠麸都吃不上啊!”
“吃不上?”管家冷笑一声,“城外流民多的是,抢着给员外种地。你要不想活,趁早滚蛋!”
周大柱的妻子张氏抱着饿得直哭的女儿赶来,扑通一声跪在地上:“求求您,行行好,少收些租子吧……”
管家不耐烦地踢开张氏:“少废话!三天后交不齐租子,你们全家都给我滚出庄子!”看着管家远去的背影,周大柱攥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他知道,这世道,自耕农一旦沦为佃户,就再难翻身,而更多像他这样的人,正在被一步步逼上绝路。
大同卫所的校场上,参将赵虎望着稀稀拉拉列队的士兵,气得满脸通红。本该五百人的队伍,如今连三百人都凑不齐,不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