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七十二章 铁路总办职位之争(求订阅!!) (2/4)
r /> 他久居朝堂,何曾听过这般“市侩“之语?李善长却敏锐捕捉到朱标话中的漏洞,立刻接口:“陛下,此等商贾伎俩,岂可用在朝廷产业?若一味逐利,恐失民心啊!“
此言正中言官下怀。
刑科给事中周衡立刻出列,高声道:“陛下!昔年王安石变法,因与民争利而致天下汹汹。今若效商行之制,恐重蹈覆辙!“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,如夏日骤雨砸在青瓦上。
朱标望向阶下的欧阳伦,目光中藏着不易察觉的期许。
自朝议开始,这位驸马便一直静立在武将队列之后,仿若局外人。
此刻他抬眼,正撞上朱标暗含深意的眼神,心中暗叹一声,事又来了!
就不能让我当个透明人么!
“诸位大人所言差矣。“欧阳伦声音不大,却如利刃劈开嘈杂,“铁路之利,不在与民争利,而在便民生利。三等座二十文,可让农夫一日往返百里卖菜;货运损耗减少三成,可让商贾降低成本、货通天下——此乃'藏富于民'之道。至于广告位,不过是利用车厢空间,于百姓无害,反能令商家广而告之,何错之有?“
他转向朱标,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:“陛下,这是臣绘制的'列车时刻表'。若按此表发车,每日可精准调度二十趟列车,较漕运效率何止十倍?且每趟列车可载乘客五百人、货物十吨,如此计算,年盈利何止百万两?“
图纸在群臣手中传递,李善长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时辰标记,忽然冷笑:“驸马爷果然精通商道。只是这'时刻表'听起来美妙,若遇到刮风下雨、机械故障,如何准时?届时延误的是朝廷物资,责任谁来担?“
“自然是'绩效考核'。“欧阳伦早有准备,“每月统计准点率、货运量、乘客满意度,得分最低的司主官撤职查办。若连续三月达标,赏银千两——如此重赏重罚,何愁人不尽心?“
此言一出,武将们轰然叫好。
已经是兵部侍郎的徐辉祖拍着胸脯道:“咱带兵就靠赏罚分明!这法子可行!“文官们却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反驳——毕竟军队与衙门,终究不同。
朱标看着阶下对峙的两派,心中暗叹欧阳伦的精明。
他故意将“绩效考核“这样的新词抛给武将,借他们的粗豪性格打破文官的教条主义,果然收效显著。
此刻李善长面色铁青,黄子澄攥紧朝笏的手指泛白,显然没料到驸马会有此一招。
“依朕看“朱标故意拖长声音,“黄侍郎的'稳字诀'与驸马的'利字诀'各有可取。”
朱标指尖摩挲着御案蟠龙纹的动作忽然停住,转而看向欧阳伦,目光里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探询:“驸马既然深谙此道,可有人选荐举?“这句话如同一枚投入湖面的棋子,瞬间让殿内暗流翻涌。李善长的拐杖在青砖上划出刺耳的声响,黄子澄的喉结急促滚动,而阶下武将们则纷纷将目光投向沉默的驸马——他们早知这位爷与淮西党面和心不和,此刻怕是要有一场硬仗。
朱标心中自有盘算。
昨夜在宗人府,欧阳伦对铁路局的架构已推演得滴水不漏,从三司设置到绩效考核,从票务分层到广告营收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革新者的锋芒。
若说这世上最懂铁路的人,除了欧阳伦再无第二人。
但朱标更清楚,若直接任命欧阳伦,必遭淮西党群起攻讦,言官们的“外戚干政“奏本能堆成山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