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有人要灭咱老朱家的满门?!【求双倍月票】 (1/8)
张飙离开华盖殿之后,在锦衣卫的监视下,老老实实的回到了他那破烂官宿。
本来按照他的计划,朱雄英的死亡疑云,应该在立储大典那天,通过一场舆论爆发出来,然后再被老朱怒而召入奉天殿。
届时,他再举个牌子,高喊:
【朱重八,你宠庶弃嫡,有悖人伦,大明将二世而亡!】
那刺激!
那酸爽!
绝对够老朱喝一壶的!
结果老朱实在沉不住气,还是主动问了出来!
而且,张飙敢肯定。
如果他不说出朱雄英的死亡疑云,老朱很有可能不会让他离开华盖殿,甚至会发疯对他严刑拷打,逼问真相!
这不仅打乱了张飙的计划,还让审计内帑的计划,不得不提前进行!
那么,张飙为什么一定要审计内帑呢?
通过老朱之前的行事作风,他发现老朱越到晚年,顾虑越多,哪怕他晚年掀起了洪武四大案中的《蓝玉案》,其行事作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从。
这样的后果就是,亲者痛,仇者快。
让本该被压制的文官集团,得到了野蛮生长的机会,最终导致朱允炆四年就亡了国。
而张飙想要改变世界的目的,是需要老朱达成的。
如果老朱还是这种行事作风,那最后的结果,可能就是‘洋务运动’的翻版。
所以,打蛇打七寸,他必须要打老朱最核心的地方。
众所周知,老朱的洪武朝,是以内帑为运转核心的经济体制。
这有别于明朝之前的所有经济体制。
虽然老朱的本意是建立一个‘天子私库’,以备不时之需,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偏离初衷,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。
在明初洪武、永乐时期,内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战略储备的作用。
但自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,内帑逐渐演变为皇帝的私人钱包,其动用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。
皇帝通过派遣宦官直接征收矿税、盐税等方式扩充内帑,这些收入不再进入国家财政体系。
要知道,明朝的税收本来就单薄,主要以农业税为主。抛开矿税、盐税这些暴利税收,上交国库的少之又少。
这样一来,内帑就会得到极度膨胀。
而内帑的膨胀,会使得国家财富高度集中于皇室。
那么,承担主要公共事务的户部国库,就会常常囊中羞涩。
到了明末,皇室消费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占比极高,例如万历时曾达到五成以上,而用于民间救济的支出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同时,国家税收沉重地压在农业上,而针对工商业的商税、关税收入极低,甚至为图省事而放弃征收,形成了‘逼死农民,富饱商贾’的畸形结构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