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我一个奸臣要死了,你们哭什么?【求双倍月票】 (1/10)
老朱对儿子的疯狂试探和对藩王制度的清晰反省,愈演愈烈。
虽然老朱严令禁止参会的人,泄露任何关于‘废黜藩王俸禄制’的消息,但如此重大的政策动向,又岂能完全瞒过那些在朝堂沉浮多年、嗅觉灵敏的‘有心人’?
户部郎中郁新领命后,立刻带着几名绝对可靠的心腹书办,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档案库,开始秘密核算各王府历年用度。
吏部、兵部也悄然开始了对宗室子弟情况的摸底。
这些动作虽然隐秘,但各部门之间必要的文书往来、人员调动,还是留下了一些难以完全掩盖的蛛丝马迹。
很快,一些与藩王利益攸关、或在藩王身上有投资的朝臣,以及那些秉持‘祖宗之法不可变’的守旧派官员,便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尽管老朱已经严明,所谓的‘祖宗成法’,是他自己制定的《皇明祖训》,改不改,应该由他说了算。
但分封制度,由来已久。
特别是那些推崇《周礼》的文官集团,根本不认可老朱的说辞。
他们觉得,‘祖宗成法’遵循的是‘周公之典’,老朱只不过是改良了‘封建’。
而《皇明祖训》,是以法制为基石的。
若法制随意更改,将天下大乱。
于是,不久之后,几份措辞委婉却意图明确的奏疏,便被小心翼翼地呈递到了通政司,最终摆上了老朱的御案。
【臣某谨奏:窃闻近日有司核查王府岁支,臣愚以为,诸王乃皇上骨肉,国家屏藩,镇守四方,劳苦功高。】
【其用度皆有定例,若骤然更张,恐伤天家亲情,亦寒戍边将士之心。】
【况祖宗成法,行之有年,未闻有大弊,伏乞陛下慎思,持重为要……】
【臣某昧死上言:朝令夕改,乃治国之大忌。王府俸禄之制,乃皇上钦定,维系天潢贵胄,彰显皇家恩典。】
【若轻言变动,非但诸王惶惑,恐天下臣民亦生疑虑,以为朝廷失序,于社稷稳定恐有妨害……】
【臣闻‘治大国若烹小鲜’,当以安稳为上。】
【今四方虽定,然北元残寇未靖,西南土司时有反复。正当倚重诸王,拱卫疆土。】
【若于此时动摇根本,臣恐内外不安,给宵小可乘之机……】
【故而,唯封建之制,乃安天下之本。】
这些奏疏,有的打着维护‘天家亲情’、‘祖宗成法’的旗号,有的则以‘朝令夕改动摇国本’、‘恐引内外不安’为理由。
虽然没有直接反对‘废黜藩王俸禄制’,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当前政策动向的质疑和劝阻,意图让皇帝知难而退。
此时,华盖殿内,老朱看着这几份奏疏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【哼!消息倒是灵通!】
【这才多久?都坐不住了?】
【说什么‘天家亲情’,说什么‘祖宗成法’,不过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那点利益和那套僵死的规矩!】
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