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9章 改变从教育开始 (2/4)
sp; 刘三吾身后,那些官员们哀声一片。
比起那些一腔热血的读书人,这些官员们则大多是因为利益而围绕在刘三吾身边。他们多是南人,陛下打击南方士族,而且还流露出了要加重北方人在朝比例的意向,他们迫切需要通过这次事件,为南方士族争取利益,以使南方人能更好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。
但现在……他们本能的感觉到了杀意,这两篇文章,还有那“工人夜校”的消息,很明显是被陛下故意压下来的。直到今日的宫门外叩阙上奏,陛下才将这些东西一股脑放了出来。
明明能在事情还未发展到如此境地时,就能放出这些消息,来阻止读书人们的叩阙上书,陛下却故意等到了事情发展到这般境地时,才出手阻止……
再加上方才入宫时,陛下的态度……
这些官员们,只感觉自己的身子凉飕飕的。仿佛就要被剥去人皮,填上了稻草一般。
……
短短数日,宋濂和朱肃的两篇文章,就在京城读书人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,读书人们热烈的讨论着开民智的事,赞许者有之,反对者亦有之,但总之,是无法再拧成一股绳,来对朝廷的决议施加压力了。
几日后月末的朝会,乃是朱标所订下的最后期限。懿文皇帝朱标高坐上首,看向底下的群臣。
“朕先前所言期限已到,关于再开恩科,于北方设立学员以开启民智之事,汝等可有条陈了?”
大殿之中,群臣一片寂静。刘三吾站在文臣的队列中,祈祷着群臣无法给出确切条陈,祈祷着这件事胎死腹中。
他至今,仍认为开启民智是祸国殃民之举……至于缘由,他其实也说不明白。
他的名声,已经和“民愚而易治”这个理论绑定在了一起,为了自己的声名,他本能的抗拒变化,抗拒自己所无法想象到的事务。
许多顽固的老者都有这种通病,他刘三吾亦然。
他期望着朝中无人回应皇帝,但很快,他就失望了。皇帝话音方落,户部右侍郎夏原吉便出列了。
夏原吉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礼,而后道:“陛下,经过我户部核算,国库如今,可拨款一百三十万贯,用以在北方兴建学院。”
“此为第一批,若有成效,后续我户部亦可增加投入。”
礼部尚书任昂也出面了,“陛下,礼部业已做好了条陈。”
“第一拨,我等意在西安、太原、顺天等八座大城,先行创设学堂,积累经验,之后,再以这些大城为根基,逐渐向周边诸府辐射。”
“若是负责教化的先生人数充足,资金足够,我礼部愿下担保,在二十年之内,使得北方诸道州府皆有官学,彻底改变北方教化不兴的现状。”
“陛下,关于恩科,老臣业已准备完善。”开口的是朝中举足轻重的重臣,太子少保茹瑺。“因此番恩科,旨在招收赴北开化民智的教授,念及北方百姓多不识官话,故而采取特招原则,只招揽北方士子。”
“这些士子中式后,将被派往原籍所在,在家乡任教……”
“且因开启民智之事事关重大,臣请朝廷新设司教局,隶属礼部国子监之下,主掌地方民智教化之事,亦作为这些任教之进士的升迁渠道……”
几位重臣三言两语,就已经将这开启民智之事,议定了个七七八八。将刘三吾等人听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