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095章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(2/4)

>    “怎么?陛下已经有定论了?科举是要重开还是?”

    “什么重开,是再开!朝廷准备再开一次恩科,专为北方士子的恩科!”

    “真的!皇恩浩荡,皇恩浩荡啊!”

    虽然不是自己先前料想而来的模样,但这样的结果无疑更符合北方士子们的心意,而且,得知自己的成绩不会被取缔,已经取中的南方士子们也舒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至少在士子们这一层面看,一切皆大欢喜。矛盾自然也随着新恩科的消息而烟消云散。

    应天城,刘府。

    刘三吾的府邸在应天南城,掺杂于一众平明与商人的民居之中。

    他家的院落不过区区二进,论及由来,还是洪武十八年的时候被茹瑺举荐入京时,老朱为示自己礼贤下士,赐给他的。

    门上铆钉斑驳,院子里许多陈设皆已陈旧。可以说,刘三吾确实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儒士清官。

    此时,这间刘府不大且陈旧的院子里,却是聚拢了许多身穿官袍的官员。因为人数多达十余人,甚至显得院子有些拥挤。

    这些人大都眉头紧皱,长吁短叹。

    “刘师,这……此事接下来该当如何,您该拿个主意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恩科之后又开恩科,陛下这不是……这不是胡闹嘛?”

    “而且要开民智……小民素多奸猾,若识了字,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!”

    “启民智,则民难制……我大明而今一派昌盛之景,真不知陛下为何会突然想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若真的开启民智,恐怕我大明日后,就要江河日下了。”

    比起士子们只关心恩科和自己的功名,已经成为士大夫的他们,明显对朱标所说的“开启民智”更加关心。

    他们是统治阶级,是这个庞大帝国统治者群体和既得利益群体之中的一员。在他们看来,要想使得这个帝国数量庞大的百姓能够长治久安,培养他们的“顺从”是第一要务。

    逆来顺受的百姓,才是最好的百姓。百姓们只会知道周围十里范围以内的事,他们一生的行动范围,大多也不会超过十里。这样的百姓是最好钳制的,因为他们连反抗的方法也不懂得。即便遭遇了什么事故,他们往往也只有一种处理方式,那就是“忍”。

    识了字,知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,百姓们的心气自然也就会高起来。这样,遇到了不满意的事情会想着闹事,遇到了空子漏洞就会想办法偷奸耍滑,遇到了不公他们甚至会学先人起义……他们会学到许多反抗官员的办法,这样的百姓是不好钳制的。

    只有愚昧的百姓,才最容易统治,最符合统治阶级的喜好。商鞅之所以能够强秦,其核心只在两句:“国富而贫治,民愚则易治。”对这两句话其实很多读书人是奉为圭臬的。

    但现在,皇帝居然想开启民智……明明皇帝才是最大的统治阶级,所有人都是愚民才最符合皇帝的利益,但这个皇帝却想要开民智……

    他们甚至想说,“大明药丸”,但终究还是没敢真正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。

    “唉。”作为这些官员之中最年老德昭者,在宋濂离开应天之后,应天府最有实力的大儒,刘三吾对“维护圣道”,是有自己的自觉在的。

    他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末世:无敌从废土娶妻开始 让你垂钓诸天,你专钓仙子上门? 被渣男甩后,我闪婚嫁给首富 都献祭速通了,谁还苦修功法啊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,三界团宠 人在斗罗,开局十连召唤 重生后她杀弟证道,扶弟魔她不当了! 黄泉借皮 从歌姬到皇后
相关推荐:
被渣男甩后,我闪婚嫁给首富 偷揽昼春 我的民宿,三界团宠 从歌姬到皇后 七零: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