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6章 安南收复 (3/4)
安南上下,百姓们也是这么抨击的。
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,安南王位,谁来继承?
陈氏没人了,胡氏是窃国的大盗,其他出身高贵的士族们大都在这一仗中被打废了,阮氏只愿意投效大明做个明人,义军势力的黎利也已经死了。
诺大安南,竟忽然间变得群龙无首了起来。
眼看大明的周王殿下催促的越来越急,要安南群臣,尽早定下一个无论在法理层面,还是个人威望,都足以君临安南的人物来。
然后,由大明敕封,镇守安南,为大明翼护。
安南上至官员、下至百姓,无不为此事大挠其头,连一个人选也想不出来。
而就在这时,一个历史小知识,悄然在安南的市井里流传起来了。
这个说法,是说安南之地其实祖祖辈辈,都是华夏的旧土。早在秦朝时候,南越王赵佗,就曾雄踞安南。之后,安南作为大汉帝国的“交趾郡”,一直受到中原华夏王朝的统治。
直到唐朝后期,静海节度使割据安南开始,安南渐渐离开了中原王朝的统治。但严格算来,安南其实仍然算是华夏的一个割据势力,只是唐朝后面的王朝宋朝自顾不暇,没有统一安南。而之后的大一统大明朝,在统一华夏的时候,竟是把安南给忘记了。
闹来闹去,原来咱们和大明是一家人!
这还封什么安南王?回归华夏不香么?华夏人势力强大,皇帝英明神武,还没有那些腐朽的士族世家……不说别的,咱们安南若是华夏土地,且看那占城等国,还敢隔三岔五就来打秋风不?
大明人,单凭这名号,说出去都够那些蛮子抖上三抖!
甭说别的了,安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,咱们要回归华夏,华夏才是安南的母亲,我们离开母亲实在是太久了!太久了啊!
这个说法,开始渐渐在安南市井之间甚嚣尘上,甚至于,开始有安南人提出了安南不归,金瓯不全,华夏不整的说法。认为安南割据百年,若大明不收回安南,大明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华夏王朝。
甚至于有安南官员和百姓,合写万人血书,呈予正在稳定安南政局的周王朱肃。
别敕封什么安南王了,咱们安南其实也是上国的土地啊!快快把安南收入大明国土,咱们一起嗨皮的迎接盛世吧!
收到这封万民书,周王朱肃表示万分惊诧,竟还有这样的缘由,忙表示自己会上书应天,请求大明皇帝陛下裁量。
于是,一纸奏疏高奏九重天,将这封安南百姓的万民书给带到了大明。
老朱早有准备,收到那奏疏的时候,便将那万民书让六部、内阁好好讨论,甚至将此事给国子监学子们也讨论了一番,要好好议一议,这安南,到底该是咱们大明的不征之国,还是华夏的固有领土?
而后,结果非常明显:众人都认为安南确实是华夏的一部分,是从唐时,就开始割据一方的华夏势力。大明此前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前元旧土上,竟是忽视了这么一块遗漏的金瓯碎片。
我华夏自古以来,便当同舟共济,绝无分裂之理!
一位叫做黄淮的士子,写了一篇文章,其中的一句话,振聋发聩。
我华夏,一个点都不能少!
这一句话有些白话,本不该登上大雅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