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32章 暂累吾民一年 (4/7)

bsp; 朱由检又惊又喜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

    “半年?”

    “竟如此之快?爱卿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杨嗣昌目光炯炯,分析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这便是臣要奏对的第二件事,也是平贼的核心方略。”

    “我将其称之为——四正六隅,十面张网!”

    “据臣所知,流寇多倚仗马匹,今日在河南,明日便可入湖广。”

    “官军尾随追击,往往疲于奔命,难以歼灭其主力。”

    “再加上各地督抚权责不一,划地自守,对于跨省剿贼一事,大多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。”

    “尤其在多省交界之地,地方官员只求将流寇赶出自己辖区,便万事大吉,从而致使贼寇坐大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微微屈身告罪一声,然后示意一旁的太监将舆图摊开。

    他指着舆图,仔细解释道,

    “陛下请看,臣打算以陕西、河南、湖广、江北为四个正面。”

    “此四地为剿匪主要战场,负责分任剿防,主动出击。”

    “再以延绥、山西、山东、应天、江西、广西为隅面,负责协防,拦截贼寇,支援友军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四正主战,六隅协守,构成一张天罗地网!”

    “再以严令约束各省巡抚、乃至总督、总理,使其不敢推脱延误,纵贼出入。”

    “十面张网,流寇必定无处可逃,只能乖乖束手就擒!”

    可以说,杨嗣昌的这个战略构想,听起来确实非常宏大且周密。

    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贵,非常贵。

    要想拉起这张史无前例的巨网,必须足食然后足兵。

    在杨嗣昌的设想里,想要拉动这张网,需要新招募士卒十二万,步七马三。

    其中步兵八万四千,骑兵三万六千。

    一名步兵每日给饷五分,一年需十八两银子,总共算下来,一年需要饷银一百五十一万二千两。

    每一名骑兵连带草料,每日给饷银一钱,一年需饷银三十六两,总共算下来,年需饷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。

    两者合计,一年需新增饷银二百八十万八千两!

    杨嗣昌还特意强调:

    这笔巨款,必须严格落实到总督、总理、各省巡抚头上,垂直管理,不得互相推诿,也不得互相混淆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才能确保这笔钱粮能落到实处,用以养兵练兵,而非落入贪官污吏之手。

    从杨嗣昌这番谋划来看,他确实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,计算精准,方案也力求完美。

    但问题来了,这二百多万两巨款,该从何而来?

    杨嗣昌自己肯定是没钱的,而崇祯的内帑也不见得有多少,指望王公大臣们捐输,更是难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我在欧洲当文豪 长夜燃明 规则怪谈:王子总是对我垂涎欲滴 顶级玩家她在新手副本里当疯批 开局扮演云缨,震惊全球! 从聊斋开始做狐仙 穿成狐妖后,我成神了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无限谜城 放任
相关推荐:
顶级玩家她在新手副本里当疯批 从聊斋开始做狐仙 穿成狐妖后,我成神了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放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