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32章 暂累吾民一年 (1/7)

      议和?

    杨嗣昌不愧是朱由检最宠爱的重臣,竟然敢当面提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题。

    一旁的王承恩听了,冷汗都吓出来了,连大气都不敢喘,只能小心翼翼地窥视着皇帝的脸色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朱由检闻言,眉头立刻紧锁起来,脸上露出了极度厌恶的神色。

    增加剿饷暂且不提,光是这“议和”二字,就让他想起了那位号称“五年平辽”的袁督师。

    袁崇焕当初也是深得宠幸,甚至连擅杀毛文龙这种事,朱由检也能捏着鼻子认下来。

    可最后呢,还不是被片了三千刀,其中的罪名就有一条“擅主和议,专恃欺隐”。

    如今杨嗣昌倒是没有“擅主和议”,可这种事情,怎么能当着崇祯的面摆出来呢?

    身为大明皇帝,受命于天,统御万邦,如今却要主动与反贼、建虏和谈。

    这要是传出去,让朱由检颜面何存?

    史书工笔之下,自己岂不成了昏聩懦弱之君?

    他实在拉不下这个脸。

    杨嗣昌十分懂得察言观色,他见皇帝沉默不语、面色不豫,立刻猜到了其心结所在。

    于是他重重叩首,声泪俱下的劝解道: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“臣也知道此举有损天威,但实乃权宜之计,旨在为我大明争取戡乱定祸的宝贵时机啊!”

    “昔年武帝北击匈奴,虽然卫、霍之功冠绝古今,然而早期也曾遣使与匈奴和亲,积蓄国力。”

    “直至马邑之谋后,方才大举兴兵,终得封狼居胥!”

    “又如唐太宗,即便英武天纵,也曾在渭水便桥与突厥颉利可汗立盟,以金帛换得边境暂宁。”

    “待国库充盈、兵强马壮之后,才一举荡平突厥,加尊天可汗!”

    “如此种种,皆乃青史明载,非但不损其英明,反而能窥见其雄主的韬略与变通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忍一时之屈,方可成万世之业啊!”

    朱由检听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史事,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些。

    他也算熟读史书,自然知道杨嗣昌所言非虚。

    汉武帝劳民伤财暂且不论,但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,确实是他仰慕的先贤人杰。

    就太宗皇帝这等雄主,也曾有过隐忍和妥协,那自己也不妨效仿一二……

    朱由检长叹一口气,话虽如此,但公开议和,终究是奇耻大辱,他丢不起这个人。

    而杨嗣昌见皇帝意动,立刻趁热打铁道:

    “圣上,此事关乎国运,自然不可张扬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的意思,可以悄悄派遣心腹干练之人,私下与四川、辽东接触,假意周旋。”

    “等中原流寇平定,我大明再无后顾之忧,届时是战是和,主动权尽在陛下之手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归墟胎 我乃捉鬼大师 我是死对头摄政王白月光 异度旅社 我在西游做神仙 美人棺,娶尸妻,镇阴阳 废物序列又能怎,炸翻禁忌之地如何呢 蜀山剑仙列传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资本家小姐随军被拒,惊动全国
相关推荐:
我乃捉鬼大师 我是死对头摄政王白月光 我在西游做神仙 美人棺,娶尸妻,镇阴阳 废物序列又能怎,炸翻禁忌之地如何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