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28章 又要搞折色制度? (1/5)

      纵观历朝历代,大明官员们的俸禄,是出了名的低。

    由于太祖皇帝出身元末乱世,亲眼目睹了元朝官吏的腐败,所以才定下了薄俸的基准,以约束各级官员。

    老朱认为官员有田有禄,足以养家糊口,不应追求奢侈生活。

    以洪武二十五年定例,正一品官员年俸1044石禄米、正七品 90石、从九品 60石。

    这一基准参考了唐代“职田加禄米”、宋代“正俸加职钱”的下限,名义上基本能满足官员基本家用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这仅仅是名义上。

    从永乐朝开始,朝廷开始推行“折色”制度,即将部分禄米,折算成其他物品或宝钞发放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永乐时期,是大明航海技术冠绝全球的时代。

    郑和舰队七下西洋,从南洋、印度洋带回了巨量的胡椒、苏木、檀香等香料。

    朝廷将这些香料折算给官员,一方面消化了库存,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财政开支。

    这么做,虽然朝廷节省了开支,但下面的官员们可就苦了。

    香料的市场基本都在欧洲,大明对于香料的需求,其实并没有那么大。

    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香料,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正常需求,导致香料价格暴跌。

    官员们拿到香料后,无法像米、布那样,轻易能在市场上出售,更不能直接用于日常生活。

    宝钞就更不用说了,基本已经形同废纸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了官员们的实际收入,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到了明中后期,由于一条鞭法改革、以及外部白银停止输入,大明的物价更是飞涨。

    以一个正七品知县为例,名义上的年俸换算下来,不过几十两银子,而且还经常拖欠。

    靠这点儿俸禄,想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就已经很困难了,更别提养活衙门里的吏员了。

    知县号称百里侯,一方父母官,下面至少都养着百十来号基层工作人员,才能保证基本的政务通畅。

    没有俸禄,但又要养活这么多人,那该怎么办呢?

    只能贪腐了。

    许多原本尚有操守的官员,在现实压力下,也不得不随波逐流,想方设法捞取好处。

    吏治腐败的种子,早在制度设计之初,就已经被种下了。

   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,江瀚占据四川之后,一方面以铁血手段严厉打击贪腐,狠狠杀了一批贪官污吏;

    而另一方面,他也初步上调了各级官员的俸禄,但也只是取消了折色制度,改为全额发放禄米。

    自此,整个四川的官场风气才有所改观。

    但文官们整体的收入,相比于武将群体,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    毕竟身处乱世,江瀚也很清楚,只有麾下兵将才是自己的基本盘,所以他向来是不吝赏赐。

    对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苟在深宫得长生 全家穿越,我在末世靠爸妈躺赢 半岛小行星 无日之境 神诡时代照夜人 快穿:漂亮宿主被盯上了 全职猎人:无限成长 我的戏剧年华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
相关推荐:
重生选纨绔当爹!结果养成皇帝了 地仙只想种田 全家夺我军功,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全民修行:前面的剑修,你超速了 我有一张小丑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