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 着手经济改革 (6/8)
五日后就拿出详细方案!”
可江瀚却摆了摆手,
“不用了,我已经有想法了,你只管执行就是了。”
“这个部门前途无限,你好好干,将来必定能大放异彩。”
对于薛志恒提出的问题,江瀚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。
货币是经济的血液,必须建立一个稳定、可信的货币体系。
而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,就是防止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
对于如何解决这一现象,江瀚的思路是:
首先严刑峻法,禁绝私铸。
私铸官钱者,主犯及工匠立斩,家产抄没,举报告密者重赏。
其次确立标准,自由兑换。
他打算让泉通司,在各府县设立钱号,明确告知官钱成色、重量,以及防伪标识。
百姓可持碎银、旧钱到此处,按一定比例兑换新钱,以此回收劣币,逐步树立官钱信用。
最后则是税收引导,强制流通。
等新钱有了足够数量,然后再强制规定,官府征收赋税、进行采购时,只接受新钱。
通过行政力量为其背书,强制其进入并主导流通领域。
对于江瀚的规划,薛志恒自然是举双手赞成。
从只字片语中,他就能预见,日后的泉通司将会是何等重要的部门。
薛志恒不敢怠慢,他也没想到这个担子会这么重。
意识到事关重大,他拜别江瀚后,立刻回到府上,专心研究起了泉通司的基本架构。
虽然王上没有交代,但薛志恒也拎得很清楚,关系到货币流转、兑换的部门,一定得有严格的内部监察体系。
否则,王上肯定不会让他轻易过关。
为此,薛志恒甚至连刑部衙门都懒得去了,关起门来潜心钻研此事。
而与此同时,江瀚则是整日往返于冶铁司,和工匠们探讨铸币事宜。
接下此事的,也是江瀚的老熟人了,工部冶铁司的作头柴宇。
他就是当初,成功烧制出“佛骨舍利”的能工巧匠。
冶铁司如今规模又扩大了不少,新增了几个专门用于金属熔炼和精加工的作坊。
在柴宇的引领下,江瀚参观了新设的“试铸坊”,里面炉火正旺,各种金属锭、模具、工具摆放有序。
江瀚没有过多寒暄,直接道明了来意:
“柴宇,此次我来是有重任相托。”
“本王现在需要铸造新钱,重新厘定货币体系。”
说着,他递了一封文书过去,解释道,
“我需要你先试着铸造两种货币,铜币和银币。”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