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05章 拉人入伙 (2/9)

难度不同外,战乱造成的影响也很大。

    尤其是此前席卷川中的“除五蠹”运动,更是从物理意义上消灭了一批大明的举人。

    所谓“五蠹”,其中重要一蠹便是“学蠹”,即那些倚仗功名特权、横行乡里、欺压百姓的士绅。

    举人,作为官绅与平民的实际分界线,享受的优免特权远胜秀才。

    有明一代,举人可免除均徭、民壮、驿传等重役及其相关费用。

    虽然理论上仍然需缴纳田赋,但绝大多数举人都会通过“诡寄”(将田产寄于他人名下)、“花分”(将田产分散登记以低于起征点)等手段进行规避。

    再加上包揽诉讼、接受投献土地等,一个举人的年收入可高达数百两、上千两银子。

    因此,在之前轰轰烈烈的“除五蠹”运动中,四川各地的举人老爷们几乎都成了重点清算的对象。

    不是被愤怒的百姓们捣毁宅院、抄家灭族,就是被罚没田产家财,一夜之间跌落云端,任其自生自灭。

    甚至后来,一些相对清白的举人、秀才之家也受到了波及。

    虽然后来江瀚及时叫停了这场运动,但造成的恐惧和隔阂已然形成。

    不少幸存下来的,或者其他州县听说此事举人和秀才,都对江瀚的新政权充满了疑虑、恐惧甚至是敌视。

    所以这次秋闱,整个四川报名参加考试的举人和秀才,只有不到四千人。

    而对于这种局面,江瀚也并没有太在意。

    在他眼中,这些旧式文人大多思想僵化,除八股制艺外别无长处,本就是急待淘汰的对象。

    一些老顽固,更是要被扫进故纸堆的垃圾。

    他所寄予厚望的,正是在成都西郊新设立的“天府书院”。

    那里推行的,是他精心规划的新式教育体系,强调儒学为体,实学为用,这才是未来的教育模式。

    只要书院第一期试点成功,他便会下令在全川推广,逐步取代旧的儒学教育体系。

    并且,对于这次秋闱,江瀚不仅更换了考试内容,同时也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制度调整。

    他下令取消了录取名额的限制。

    在以往的大明朝科举体系中,各级考试都有严格的录取名额限制。

    以四川省乡试为例,在崇祯年间,每科录取的举人名额通常仅有六十五人左右。

    而会试就更少了,在全国范围内,只有三百人左右,才能考中进士。

    四川所属的“中卷”地区,通常只分配了十几个名额左右。

    这与庞大的考生基数形成鲜明对比,同时也导致了极其残酷的竞争。

    范进中举虽然是文学创作,但其实一点也不夸张。

    朝廷之所以需要设定名额限制,则是出于几点考量:

    其中主要原因,就是为了控制官僚队伍的规模,保证科举功名的“稀缺性”和“含金量”。

    朝廷对官僚系统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夫人六岁半,沈爷轻点宠 全员读心!玄学小公主称霸皇朝 一念万象 春日灿灿 重生撕毁离婚申请,随军夜被宠哭 娇瘾:迟先生他俯首称臣 赛博邪修她发癫了 隐蛾 武道长生:从猎户开始加点修行 摆摊卖美食在修真界爆火了
相关推荐:
夫人六岁半,沈爷轻点宠 全员读心!玄学小公主称霸皇朝 春日灿灿 重生撕毁离婚申请,随军夜被宠哭 医妻娇软,战神将军掐腰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