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1章 蒙古骑兵的衰落 (2/3)
,并排冲锋。
中间的骑兵携带钩镰枪和弓箭,左右两侧的骑兵则是腰刀加弓箭的传统组合。.
远距离用弓箭杀敌,近距离是用钩镰枪和腰刀进攻。
钩镰枪除了进攻杀敌还有一个用途:撤退时救走受伤落马的同伴,或者勾走他们的尸体。
这种行为除了信仰因素作祟外,还有利益掺杂其中。
蒙古人规定,奴隶带回蒙古人尸体后立即得到自由,并获得战死之人全部牲畜。
蒙古人夺回同伴的尸体后可获得其全部家产(包括妻妾)。
救回受伤的同伴可获得其半数家产。
因为明军是首功制度,功劳全凭敌人的脑袋数量。
有时候一场仗下来杀了不少人,可是打扫战场时就是找不到敌人的尸体。
所以这种政策对明军影响很大。
不过明军也有捡漏的机会。
蒙古人会把尸体放到闲置马匹的马背上转身逃跑。
由于颠簸的原因,有时候尸体会从马背上掉下来,追击的明军就能割下尸体的脑袋回去领功劳,又称“捡尸”。
当然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。
砰!
双方距离五十步时,明军骑兵的三眼铳开火了。
密集的弹雨带着破空声砸向蒙古骑兵。
前排穿甲骑兵承担了大部分伤害,并给其他骑兵创造了放箭的机会。
嗡!
数不清的箭矢腾空而起,在空中划出无数道完美的抛物线落入明军阵中。
锋利的箭矢射在地上,入地数寸。落在士兵和战马的甲胄上,发出沉闷的撞击声。
这种抛射箭不求准度也不要求有多高的伤害,只要让对方感受到压迫感就行。
看着遮天蔽日的箭矢,明军虽然有甲胄护身,但军阵还是出现了些许晃动。
箭雨落尽,双方的距离不足十五步。
“放箭!”
“放箭!”
双方将领同时怒吼,并把军令传达给了扛旗兵。
双方骑兵开始自由射击。
蒙古骑兵边放箭边后退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引诱明军追击。
明军追了十几步后便停止了追击,回到之前的位置重新集结阵型。
蒙古人见状再次发起冲锋,明军还是用老办法进行还击。
如此反复三次后,蒙古人率先扛不住了。
在明军犀利的火器攻势下,他们每冲锋一次就会损失不少人。
反观明军,除了有几个倒霉蛋被箭矢射中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