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6章 多尔衮复起(上) (2/3)
福临使劲点了点头,转身离去。
福临走后布木布泰(孝庄)低着脑袋思考了一会,然后抬起头对着哲哲说道:“姑姑,我觉得时机到了。”
哲哲愣了下:“什么时机?”
“让多尔衮复起的时机。”
“你...”
“姑姑你听我说,”布木布泰深吸一口气:“多尔衮失势后去往朝鲜置办军需物资,期间是济尔哈朗和代善共同主政。”
“这段时间里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既无法服众,也没干出点成绩来。摄政王代善更好不到哪儿去,他仗着手中的权力肆意妄行,无视律法,甚至轻蔑福临。”
“还有更要命的一点,济尔哈朗和代善为了争夺权力已经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了。”
“再这样下去,大清迟早要完。”
哲哲当然知道这些情况,她叹息一声:“哎,多尔衮入关兵败被迫离开了朝堂。朝堂离开容易,回来可就难了,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让他重回朝堂?”
“我没办法!”布木布泰轻轻摇头,“但是范文程有办法。”
“他能有什么办法?”哲哲很是不解。
“我不知道,”布木布泰摇头,“这是范文程的主意,他说济尔哈朗会按照他的思路行事。”
哲哲皱着眉有些不放心:“你不会被范文程这种人骗了吧?”“我也不知道,只能暂且信他一次了。”
“不行,”哲哲脸上写满了担心:“咱们得去看着点,免得中了范文程的诡计。”
“也好。”布木布泰(孝庄)简单整理了衣服,快速走出凤凰楼去往崇政殿后门。
此时的崇政殿内无比安静。
济尔哈朗看着众人再次询问道:“既然诸位都同意出兵帮助蒙古人打仗,那么就别逃避粮草问题了。”
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此番出兵谁来负责运输粮草?”
众人同时低下头不说话。
运粮官是最受累不讨好的差事。
运粮官的责任大,但是战功却很小。
纵观历朝历代的战争,战胜方从来没有把打胜仗的功劳归在运粮官身上。
可是...
打败仗的时候运粮官往往又会成为罪魁祸首。
除了这些因素外,还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。
例如天降大雨导致道路不通,粮草不能及时送到。或者粮草进水受潮腐烂,亦或者被敌军袭击等。
稍微出点差错,脑袋就没了。
有时候甚至要替别人背黑锅,例如曹操借粮官的脑袋安抚军心...
所以当济尔哈朗提出谁来运送粮草时,众人都不说话。
济尔哈朗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代善说道:“这样吧,礼亲王代善的正红旗兵强马壮,不如让正红旗押运粮草,如何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