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吕大器的谋划 (2/3)
“李士元,除了你所部兵马外,本督再给你五千人,你即刻领兵从水路支援安庆。“”
“高杰,明日一早你率所部兵马围攻淮南,收复淮南后南下合肥,防止献贼北上。”
“刘良佐,李际遇,王之纲,明日一早你们与高杰共围淮南,随后合兵追缴李闯贼。记住,以稳为上。”
“仆从善回宿迁驻守,确保漕运通畅。”
“刘肇基留在本督身边,另有他用。”吕大器说话的同时看向刘肇基。
这厮太猛了。
一千人面对五千人,不但没跑,还敢冲锋。
换做别人早就跑了。
这位辽东出身的大将一定要留在身边,他早晚会成为大明朝最为璀璨的一颗将星。
其他几人离开后,马士英一脸期待的盯着吕大器,“吕大人,我呢?”
吕大器叹了口气:“我奉命接管马总督的兵马,太子殿下有旨,让马总督回南京听候发落。”
马士英眼睛里的光芒迅速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死寂。
凤阳之战的结果虽然是明军大胜,但过程中他败了好几次。
尤其是丁魁楚兵败被俘,他至少有五成责任。
此番回南京,凶多吉少。
“我...”马士英欲言又止。
武将与文官不同。
文官只要不贪污,不枉法就不会有罪责加身。
武将兵败就是罪。
没什么好辩解的。
“马大人放心,我已将马大人在凤阳之战的功劳写在塘报了,相信能将功折罪。”吕大器劝道。
马士英感激的眼泪差点掉下来:“多谢吕大人,如果我马士英躲过这一劫,以后一定报恩。”
吕大器微微一笑,与马士英交接手续。
随着马士英离开,军帐内只剩下朱国弼一人。
吕大器伸手从怀里拿出军令状,推到朱国弼面前:“朱大人,这军令状还签不签?”
朱国弼顿时呆住了。
他立刻看向军令状,发现与之前的内容一样。
“这...”朱国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“凤阳战事已经结束,这军令状还有什么意义?”.
吕大器转过身,背对着他:“现在补签上,朱大人就只有功,没有过了。”
朱国弼何等聪明,立刻明白了吕大器的想法。
“多谢吕大人相助,我朱某人记在心里了。”朱国弼高兴的拿起笔,在军令状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“朱大人没事的话尽快返回淮安吧,最近朝廷有一批饷银通过漕运送过来,需要朱大人护送。”
朱国弼点头哈腰:“吕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