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74章 图赖和鳌拜 (2/3)

建奴,肯定不会冒这种风险。”

    他瞬间明白了阎应元的想法。

    阎应元要给宣府镇所有百姓上一堂课,投降建奴死路一条,不投降建奴反而会有一线生机。

    “可是...阎大人就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去送死吗?”丁义心中有些不忍。

    阎应元转身后,目光死死的盯着丁义:“丁将军,本官给过他们机会。而且刚才在校场说的也是事实,他们信与不信,都不是我能左右的。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,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,怪不得别人!”

    丁义怔了怔,也叹了口气,跟在阎应元身后去往仓库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多铎骑在马上,手中拿着千里眼,看向沐浴在晨光中的宣府镇。

    豪格的战马与多铎并排而行,他对着身后喊道:“找到了吗?”

    “启禀肃清王,找到了。”一个将领说道。

    “念。”

    “嗻。”

    那个将领拿出一本书,念了起来:“明洪武二十四年,朱元璋十九子朱穗被封为谷王,驻藩宣府镇。”

    “朱穗觉城池狭小,于明洪武二十七年,扩建宣府镇。历时一年,将城池展筑为方圆二十四里,设有七个城门的大城。”

    “明正统六年,宣府镇城墙受水土侵蚀,明廷耗时六年用青砖包砌宣府镇城墙。修好后的城墙厚四丈五尺,高三丈六尺,城门环有瓮城,瓮城外连月城,城四角建有角楼,城外设壕堑、护城河、吊桥等。”

    “明万历六年,明廷在宣府镇设宣府都督府,下置宣府、大同二镇,以分其势,并趁机修葺宣府镇城墙。”

    听完这些消息后,多铎和豪格没了之前的嚣张。

    四丈五尺厚,三张六尺高的城墙,虽说比不上北京的城墙,但这个尺寸在大明所有城池中绝对排的上号。

    再者,万历六年对城墙进行了修葺,距今不过六十多年。

    这宣府镇,比想象中还要坚固。

    豪格看向多铎,谨慎的问:“十王叔,有攻城之策吗?”

    豪格称多铎为十王叔并非他排行第十,实际上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,与阿济格,多尔衮一母同胞。

    万历四十八年,努尔哈赤长子褚英被废黜太子以后,后立太子代善又因苛待亲生子嗣被废太子之位。

    两次太子的立废让努尔哈赤放弃了册立太子的想法。

    同年,努尔哈赤立代善为大贝勒,将舒尔哈齐次子阿敏、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、五子莽古尔泰、八子皇太极、十子德格类、代善长子岳托、十二子阿济格、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封为和硕额真。

    多铎因年幼排行第十,时人称十王。

    多铎放下手里的千里眼,看向身后缓缓移动的大军。

    片刻后,他目光渐冷:“阎应元早已做好了死守的准备,绝不能中了他的诈降计。”

    “图赖,鳌拜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加入合欢宗后,师妹的鱼塘炸了 木叶: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明明是胎记,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一刻钟情 我设计中式恐怖,冥婚吓哭全网!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: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 我在古代当游戏主脑
相关推荐:
明明是胎记,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: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