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15章 联贼制夷 (2/3)

bsp; 北方是两年三熟,每年夏天种植粟、黍、稷、玉米,大豆等农作物,秋收后种植小麦。

    只有经过冬天的低温诱导,开春后才能继续生长,等到农历四五月份进行收割。

    越靠北的地方,收割时间越晚。

    明朝国都北京城所在的华北平原,夏收时间基本都在五月中下旬。

    “如果朕是范文程或者多尔衮,必定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挖开长城入关。一是抢夺粮食,二是检验关内我大明军的实力。”

    “亦或者...模仿李自成围攻北京!”

    “至于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,多尔衮只需派兵牵制就能让他无暇西顾。”

    崇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。

    他的担忧不无道理,多尔衮和范文程并非鼠目寸光之人。尤其是范文程,建奴能发展起来,这位文臣之首“功不可没”。

    范文程何许人也?

    范文程,字宪斗,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,但他的老祖宗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。

    范仲淹!

    是的,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孙!

    范仲淹打了一辈子鞑虏,没想到五百多年的后的今天,他的第十七代世孙投降了鞑虏。

    如果被范仲淹知道,大概率会被气的掀开棺材板。

    李邦华的眉头比崇祯的还要深。

    皇帝担忧的问题不无道理,以多尔衮和范文程的谋略,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最迟两个月后,明军与建奴就要有一场决战!

    “勤王的圣旨不能撤啊!”李邦华有些疲惫。

    他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。

    刚击溃流贼又要迎来建奴,这大明朝真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!ap.

    “攘外必先安内!如果让各路大军继续进京勤王,张献忠,李自成之流将会得到喘息,成为我朝心腹大患!”右都御史房可壮忍不住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陛下,攘外必先安内,否则内外皆困!”

    “张献忠和李自成才是我朝心腹大患,建奴虽然占据辽东,但有山海关和长城挡着,一时半刻进不来。”

    朝堂上文武百官纷纷发现,表达了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,绝大部分人都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。

    毕竟不解决内部的流贼问题,在内忧之下,外患更无法解决。

    这句话听起来没有问题,但崇祯并不认可这个说法。

    他是带着记忆穿越的,根据记忆里的两段历史,这个说法站不住脚。

    第一段是清末,八旗兵攘外攘不动,安内又安不下,于是清廷各种割地各种赔款,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撒币。

    第二段历史是民国,众所周知,提出这个说法的人被打到了台湾。

    实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明明是胎记,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一刻钟情 我设计中式恐怖,冥婚吓哭全网!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: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 我在古代当游戏主脑 开局饥荒年:从带全家打猎开始 我是宇宙管理者
相关推荐:
明明是胎记,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香爱 秋意虽迟却渐浓 在北宋当陪房 原神:我和舍友当搞笑丘丘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