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.图穷匕见 (2/6)
影响十分有限。
合村并镇这种大政策,要转移就是一整个村子都转移,但凡有一个钉子户赖着不走的,那这工作都算白干。
但要说有用,又确实有大用。
毕竟村主任都是当地土生土长起来的,对于村民的风向、动态和诉求,掌握得最为清楚。
有村主任潜伏在村子里,帮助收集这些内容,也更有助于镇里开展工作,知道往哪个方向攻坚。
当然村主任的用处还不体现在这里。
他们最关键的作用,其实在于——不带头挑事。
这话很离谱,但又是实打实的。
林骁刚到星光镇的时候,初出茅庐,地位不稳,当时一上任就开始推“合村并镇”的工作,却因为遇到的阻力太大而不得不暂停,转而采取怀柔政策。
当时最大的阻力,其实就来源于12个村主任的带头抵抗。
当然,村主任并未从明面上发力,看起来永远是听从镇长号令。
但只要一布置工作,要么就是叫苦叫难,要么就是阳奉阴违,表面上好好好是是是,回去以后什么也不干。
不是村主任坏,而是上任镇长把大家伙给整怕了。
村主任虽说是镇里工作的延伸,是一任地方干部,但他们同时也是村子里的村民,享受着村子里的资源和利益。
一旦上面的政策明显会影响和侵害村子里的利益。
那村主任到底是秉公办理,还是以权谋私,那就很难说了。
林骁刚到任,脾气秉性尚且不知,只是来头大名气足而已,可所谓来头和名气又不能证明他就是个鞠躬尽瘁的好干部。
村主任当然不会甘心听他调配。
而经过这次脐橙热卖,以及这半年来他通过自身能力给星光镇带来的改变,所有村主任都被这个不走寻常路的镇长,收拾得服服帖帖的。
其实林骁没想收拾他们。
他们完全是因为林镇长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果,顺便给收拾了。
村主任们都相信,这位林镇长是真心想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的,连他这么好的镇长,都在大力推合村并镇的政策,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。
一是这政策肯定是势在必行,强行抵抗没有用,二是这政策或许真的对村集体发展和村民有益,不如顺应大势试试。
这些心路历程的变化,都不是发生在一朝一夕间,而是在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里。
现在,12个村主任都对林镇长服服帖帖的,再也不敢把他当那个“不满三十岁的黄毛小子”来对待了。
有了村主任的帮忙。
林骁很及时地掌握了各村的动态,知道现在村子里对于合村并镇政策的抵触情绪,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。
当然,大多数村民还是不愿意搬离旧居的。
但这种“不愿”,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对镇政府的抗拒,而是出于旧土难离、新居不适以及果园挣钱舍不得走等原因,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实因素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