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7.再起风波 (4/8)
交通路网完善,方便打造完整的旅游线路。
确定路线后,下一步就是考察学习和招商引资。
这几天,林骁带队跑遍了周边几个县,将做得不错的乡村旅游景点都看了一遍,确实受益匪浅。
乡村游的发展一般有两种模式。
第一种,县里拨钱,镇里和村里自主开发打造,请的策划公司是收钱办事,帮着村子包装、建设,包装完毕后拿钱走人,后面由镇里和村里自己宣传、营收。
第二种,就是完全请旅游开发公司来投资,公司和村里签订发展协议,花钱盘下整个景点,再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包装改建、宣传运营,产生的收益也归企业所有。
当然具体合约条款上,村子可以按比例进行分红,只不过盈利大头还是企业拿。
这两种模式都有好有坏。
第一种前期投入大,后期收入不明朗,属于风险大于收益的。
但如果宣传到位,而且旅游资源确实过硬的话,知名度一起来便会立马变成摇钱树,源源不断给村镇造富增收。
当然这是好的结果。
不好的结果就是前期投入全部打水漂,很有可能颗粒无收。
第二种风险小、收入稳定,看起来不错。
但旅游公司肯定是以挣钱为主,很容易过度开发对村子环境造成破坏,甚至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到时候建了一堆人工景点,挣了一笔块钱,旅游公司拍拍屁股就走人,给当地留下满地狼藉,以后再想发展也就彻底没有可能了!
两种模式摆在会议室里,小组成员都无法决策。
事实上,他们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。
如今财政资金紧张,县里根本拿不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潮白镇发展乡村旅游业,要想真的把这件事做起来,只有接洽旅游公司这一种可能!
当然这也是最省事的做法。
镇里村里只要把协议一签,钱就能到账,后面景点规划、村子改造,都由旅游公司独立完成,省心省事又省力。
当然,前提是有旅游开发公司能看得上潮白镇。
不过这目前来说不是问题。
上周日,潮白镇的官方抖音账号发了第一支宣传片《一个不算传奇的小镇》,配着近期大火的《传奇》。
第一个视频最终收获了一千多的点赞量。
不算高,但也绝对不低了。
林骁一不做二不休,趁着老婆这几天在热搜上被黑得体无完肤,继续没脸没皮地硬蹭。
同一个视频每天发一遍,并终于在第三天达到了3000多的点赞量,还吸引了两家旅游开发公司主动联系过来。
周四上午,林骁去上班。
在马路边的油菜花田里,就看到了有人在那儿拍照,背着包似乎是专程慕名而来。
他确定是那个短视频发挥了作用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