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7章 大宋的海贸商,翘首以盼赵朔带来大航海时代! (3/6)
r />
平江城大乱三日后,虽然不能称为“内库烧成锦绣灰,天街踏尽公卿骨”,但也差不了多少。
直到这时候,李师勇等人才着手恢复秩序。
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,这时候就应该出城,搜集各种船只,以备打不过大宋平叛的兵马,去太湖躲避了。
毕竟,这里距离临安太近了,也就是五百里左右的路程。
不过他们赫然发现,世道变了。
得知平江兵变的消息之后,那些被欺压已久的佃户、奴婢们按耐不住了,纷纷揭竿而起,杀官员杀官户杀富户,焚地契、焚卖身契,甚至将那些大户的祖坟都掘了,挫骨扬灰!
这场大乱,正在如同瘟疫一般,正在以平江为中心,向着四下里蔓延开去,甚至蔓延出了平江府。
李师勇四人商量了一下,赶紧派人,联络平江府境内的各种义军头领。
粗略估算,光平江府内的义军要超过十万,再加上他们,不就超过二十万了吗?
那还跑什么跑啊?
的确,这些义军以佃农为主,战斗力实在可疑。但是,作战不行,守城还不行吗?
平江城乃是这个时代数得着的坚固城池,由大城和子城构成。大城周长三十五里,城外护城河宽四十丈,有城门五座:阊门、盘门、葑门、娄门、齐门,这些城门又皆有水陆两门。
子城位于城市中央,系平江府衙署所在地,四周也围以城墙,周长也有十二里。
二十万大军,还守不住平江城?
平江乃是宋国数得着的富庶地区,也不缺军粮。
宋国朝廷想要派兵来剿,尽可以试试!
当然了,这时候平江义军的内部互不统属,分为十数股大势力,内部矛盾是非常大而且难以弥合的。
唯一能让他们团结起来的,也就是北方赵官家的名号了。
李师勇在众头领的议事厅上,挂了一副对联。
上联:替天行道。下联:等待招安。横批:北方赵官家万岁。
这副对联当然写的不伦不类,但是这些头领大都是粗人,不写这么明白,这些大老粗看的懂吗?怎么号召大家一起守平江?
非但如此,李师勇赶紧派人乔装打扮,去给还在襄阳的赵朔送信,请他速派一员大将来平江坐镇。
平江这么多股势力和兵力,倒是不担心宋国来平叛。但赵朔的使者来得晚了,恐怕内部就要发生火并了。
而且,这十几股义军头领里面,恐怕就有黑冰台的人。只是地位低微,没有上面指示,不愿意暴露身份罢了,李师勇的大个大头领的位置并不稳当。
唯有赵朔的正式使者来了,承认了李师勇等人的功绩。他们掀起这一场大乱的巨大收获,才算落袋为安。
……
……
与此同时,福建路,福州城。
“我大宋立国两百余年,朝廷对尔等不薄。如今赵朔三十万大军,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