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章 一起奔小康 (2/3)
; 新基地这边一切都稍微上一点档次,不管是房子还是桌子,至少都比较好一些。
陈光良还是将办公室和卧室放在一起,反正就是一切从简。
“我来给你送杂志的,《骆驼祥子》已经在《生活》杂志上连载第五期了。”
“嗯,我都有看。”
《骆驼祥子》要连载24期,而《生活》杂志是半月刊,相当于要连载一年时间。
至于单行本,怕是得一年以后的事情。
章其华说道:“《骆驼祥子》现在每期给我的稿费是60元,不过我都觉得受之有愧。”
陈光良连忙说道:“章教授,有人替我们这个团体发声,大家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。华夏就需要你们这样的文人,才能真正唤醒沉睡的人,才能真正的改变这个社会。”
章其华对车夫是很同情的,也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文人。
不过黄包车车夫这件事上,别说章其华一个文人,就是政府,也对此也毫无办法。
陈光良记得,前世似乎是从1936年左右开始,三轮车开始逐步出现,人力车夫们总算可以用较少的力气,完成载客任务。
当然就赚钱来说,依旧只能说混在温饱线上。
“你上次讲,准备将自行车和黄包车进行融合,改造工具,是不是真的可以成功?”
“应该是百分百的成功。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实力,所以可能还需要等个一两年时间。这件事成了后,车夫们不再需要赤脚蹦跑在发烫的马路上,只需要在前面蹬车,后面便可以拖拽黄包车,这种叫做人力三轮车,省力一些。”
这是陈光良的杀手锏,如今面对自己的贵人,他倒也没有隐瞒。
当然不是说‘三轮车’没有被发明,实际上很早就有三轮车了,只是说人力三轮车的‘运营车辆’,还没有而已。
“嗯.....你放心,我会替你保守秘密的。”
“谢谢”
章其华也知道这件事,需要很大的实力去完成,甚至还需要一些社会的舆论,去促使政府关注这一个群体。
“老板,分红工作要开始了!”何向东走进来,说道。
陈光良随后起身,说道:“章教授,正好要给车夫们分红,一起去!”
章教授高兴的说道:“行”
不一会,陈光良坐在外面的一张桌子前,开始为前来排队的车夫们发分红。
“B项目,黄四,投资20大洋,这个月分红2大洋整。”
一名满口黄牙的消瘦男子,走到案桌前,喜笑颜开的说道:“谢谢东家,谢谢东家,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今天。”
陈光良笑道:“拿了钱,不要赌钱,给自己和家人添点衣服,吃点肉也好!”
黄四连忙道:“是是,东家说的是!”
猪肉四毛一斤(16两),割斤肉还是不错的,能好几顿。
目前,长江车行的车夫薪资,普遍都在12~16大洋,在同业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