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454章 英资和华资 (4/4)

 1英镑兑 16港元的比率在市面流通,缓解钞票不足的矛盾。铜锣湾的汇丰分行外,首次出现了兑换英镑的长队。

    2月 10日,港督戴麟趾发表讲话,声明港府财源雄厚,只是暂缺纸币,但这一情况马上可得缓解,“现在各主要银行联合起来,共同应付,同时港府将作银行后盾。所以本人谨吁各位市民与银行合作,深赖各位协助以克服目前不必要的困难。”

    挤提风潮慢慢平息下来时,陈光良正站在红磡隧道的观景台上。叶熙明递来一份报表:“恒生银行的存款开始回流,平安银行的新增开户数也开始增加。”

    远处的维多利亚港,环球集团的货轮正缓缓驶入港口,甲板上的集装箱印着长江工业的标志。陈光良望着那片繁忙的海域,忽然想起 1927年初到上海时,拉黄包车走过的泥泞街道。

    这一次,陈光良出手拯救恒生银行,算是他在香港真正意义的第一次露出獠牙。

    当然在外面的人看来,发现不了英资和华资的对碰。

    平安银行宣布入股恒生银行,两家银行形成‘联盟’,在香港引起悍然大波,也立即稳定了形势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能看出,在这一波挤提风潮中,最大受益者不再是汇丰和渣打,反而是华资银行龙头——平安银行。

    这次银行危机,比1961年前廖创兴挤提要严重得多。波及范围大,两家银行倒闭,恒生被入股,几乎所有的中小银行都焦头烂额,或濒临破产,或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汇丰、渣打是这场危机中的大赢家,地位岿然不动,还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——在港府的协调下资助并拯救了不少濒临破产的银行。但已经不是最大的赢家!

    平安银行获得恒生银行49%的股权后,仅派出三名董事入驻,其董事长依旧是恒生银行元老何善衡、总经理何添、副总经理利国伟。

    听闻平安银行只要了49%的股权,香港银行界和工商界也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这平安银行是不是有些趁人之危?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!听说汇丰银行当时是要51%的股权,此举就是让恒生银行彻底倒向英资;而平安银行当时也不是一点事情没有,依然选择资助恒生银行,也只要49%的股权,明显依旧将控股权交给恒生银行团队。”

    “对,倒向平安银行,总归倒向汇丰银行好。华资还是华资,华资三大银行此次都没有事,也算是华资银行保存了实力。”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日子,由于华资中小银行遭遇巨大的信誉危机,所以大量的储户将里面资金取出,存入汇丰、渣打、平安、恒生、东亚银行。

    香港银行洗牌,大银行越加庞大,中小银行越加经营困难。这场挤提事件持续时间很长,稀稀拉拉的依旧持续着。

本章完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空降的禁欲上司,是我前夫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,谁说她们慢热 霍总,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活人阴命 玄学直播间:这届鬼怪太难带了 重生我的新手礼包居然是 过分野 重生之逆世天尊
相关推荐:
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空降的禁欲上司,是我前夫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,谁说她们慢热 玄学直播间:这届鬼怪太难带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