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宁波商会 (3/5)
陈光良听到属下的汇报,马上起身道:“快请进来”
听到朱广生三个字,陈光良就想起了‘上海滩’的岁月,当年在上海滩的风光,他又怎么不时常惦记。
“老哥,你也来香港了,我还说写信给你,没想到你已经来了!”
朱广生一见陈光良的热情,顿时感动的差点掉眼泪,说道:“陈先生,没想到你还是如此重情重义!”
陈光良搂着他的肩膀,邀请到沙发来,当年在沪市的朋友很多,但他和朱广生算是从底下发展起来的。
在沙发上,陈光良感叹道:“当年那个租地建房,终究是害了朱老哥!”
朱广生马上说道:“陈先生,你怎么能这样说,生意是你情我愿的,而且这些年我也算收回成本,还有得赚。”
陈光良点点头,说道:“你不怪我就好!毕竟要是.算了,不讲了,毕竟是未来的事情。”
朱广生一听,佩服自己的选择真是作对了,他说道:“我早就关注陈先生,所以一见国民政府要完,就果断变卖财产来港。只是不知道,这香港到底如何?”
这是来听听陈光良的意见。
“香港很好.所以,你们一家放心的在香港发展。要是想做事业的话,就得谨慎一点,千万别去投机,我们人生地不熟;投资物业收收租是最稳定的,如果想做粮商,就得选好地址,正好我的环球贸易提供货源.总之老哥来港,有什么需要的地方,就来找我。”
当年,朱广生将两幅地皮都给他租地建屋,也算是对他很信任。
“好好,多谢陈先生,认识你这个朋友,我太幸运了。”
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有这样一位大佬的掏心掏肺的指引,简直就是遇到贵人。
陈光良将名片递给朱广生,并约了时间,一起吃个饭。
朱广生将名片仔细的放好,心情美妙的离开,回家可以吹个牛了。
而陈光良看着朋友的离开,心情也比较好,当年他也是靠朋友,如今他也希望帮到朋友。
翌日,陈光良和长江地产的管理层,一起开了个会议。
严宽汇报道:“截止目前,我们已经建成905幢房屋,剩下还有63幢年底前可以建完出租方面,目前已经达到60%的出租率,随着内地来港的富人增加,相信出租率会增长很快。”
长江地产在沪市的报纸,就直接做广告,就是方便来港的富人安定下来。而在香港更是有好几个‘办事处’,直接一条龙的安排,拎包入住。
但事实上,长江地产的租金并不是市场上最贵的,甚至只能说中等偏上,但房屋质量都是新的,设施也很齐全。
例如西摩道的洋房,前世包宇刚家族1949年初来港,租金是450,顶手费是2万港币。
同样的地方,长江地产的租金仅需400房租,顶手费15000,而且物业是新投资的。
至于收顶手费,这是香港的惯例,大家都收。因为租金受港府的管制,所以顶手费就诞生下来,港府也管不到。
油尖旺地区的一层楼,售价在2.5~3万。而现在管控的租金只能150~200,差不多要十年才能收租回本;这显然是大家不能忍受的,所以顶手费要6000,是一点都不贵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