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312章 纱交风波 (3/5)

bsp;  这一次他带来的200万港币,实际上就是出售环球航运的资金,在支付给长江地产150万后,剩下的50万可以给蒋梅英在香港置办一些物业。

    虽然这一房以后会去美国生活,但多一份保障,也是好事。

    陈光良在香港就待了十天时间,就急着回沪市,加上路上的时间,也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当然,安顿好蒋梅英一房,也意味着‘迁移’开始。

    陈光良已经让弟弟陈光聪和他一起回沪,然后在4月份,先将母亲杨慧,以及长子陈文杰,接到香港。

    分批出行,更加保险。

    平安银行。

    夏高翔、叶熙明走进来。

    “老板,棉纱已经涨到248元每包,还真是有人在大力做多!”

    陈光良抬起头,说道:“是谁在做多?”

    叶熙明随即汇报道:“徐懋昌,也就是徐庆云的二儿子,但似乎他背后也有人在支持,这次力度很大。”

    一般来说,棉纱每包的上下浮动在一个交割期里就5~8元。

    但从去年10月份开始,棉纱包已经涨到今年2月底。

    按照道理来说,2月底后就应该下跌,因为淡季来了。

    然后不仅没有跌,反而涨了将近十元,这属于反常,肯定是有人在做多。

    陈光良说道:“他能有多少资产?”

    叶熙明说道:“当初徐庆云死后,两个儿子好像各分到350万的巨资,实力也算不错。”

    陈光良点点头,他也想起来,这个徐庆云很有钱。

    徐家经营棉纱业始于徐庆云之父徐锦章,其曾在上海英租界开设纱号,人称“纱业老鬼”。徐锦章因病早逝,徐庆云接班,二十二岁就在上海创设了“福泰棉纱号”,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曾以百万两白银盘进外商棉布,获利倍余,一跃成为上海纱业巨头。1922年,徐庆云任大英银行买办。1923年,接盘“大丰纱厂”,改名为“大丰庆记纱厂”,自任总经理,并历任纱业公所董事、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、华商纱布交易所理事长等职。徐庆云还兼营钱业,在上海独资或与人合资创办“恒隆”、“恒来”、“敦余泰记”、“寅泰”、“恒异”、“同庆”等钱庄,系当时上海滩十大巨富之一。

    1931年,五十一岁的徐庆云病殁,名下的巨额遗产由两个儿子徐懋裳、徐懋昌继承。

    老大徐懋裳是青帮人士,子承父业做生意,对帮会活动比较积极;老二徐懋昌则是一介纨绔子弟,做事向来没有章法,弄到哪里算哪里,人称“无轨电车”。

    也算是有名的人物。

    “莫非是杜月笙在支持徐懋昌,那么也就是说‘三龄公司’在做多?”陈光良的脑海里,很快散过一个念头。

    徐懋昌的大哥是青帮人士,那么这样倒也联系得上。

    所谓‘三龄公司’,这“三龄”的意思就是以宋美龄、宋霭龄以及宋氏养女妙龄为首的三人。

    “我们要不要抛?”叶熙明试探性的问道。

    新丰纺织可是手握大量的现货,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我!元婴期!被召到异界当魔王? 川军抗战,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我的帝国 诸天,从小李飞刀开始 寒门状元:我的大脑通古今 亮剑:满级悟性,手搓M1加兰德 捍卫地球家园 苟出一个武道天家 盗墓笔记之王朝宠妃爱上我 抗战:当初赶我走,还想我救援?
相关推荐:
全能巨星:天道带我上高速 三年后重逢,疯批总裁跪求当情夫 兴安岭猎王 这个医生开了天眼 书籍1340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