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7章 谁要动我蛋糕? (2/4)
只是大家不知道,或者没有证据罢了。
李国杰摆平了赵铁桥后,又砸钱打点各方关系,终于在今年(1932)初坐上了招商局总经理的宝座。这下他觉得稳了,立马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好处,收受贿赂,拿取回扣,还卖职位、卖轮船,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。
短短半年,招商局就被他搞得一塌糊涂,乌烟瘴气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
赵铁毅回道:“这个不太清楚,但最近李国杰似乎活跃起来,频频发表一些宏伟计划,让人莫名其妙。”
陈光良也不由得思考起来,莫非李国杰真的找到一笔庞大的贷款?
此时的招商局,还不算真正的国有,依旧属于‘官民企业’,虽然国民政府委派了不少理事监事,董事长也是国民政府的官员,但掌握实权的却是李国杰这个私人股东。
李国杰倘若真借到钱,应该首先去摆脱债务上的影响,至于看上环球航运的第一、二航线也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自从环球航运站稳脚步后,这里已经是‘一块肥肉’,已经从英商怡和、太古手中抢下来的肥肉。
“不管他了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再说我们能航行,人家自然也能航行。别说是李国杰,就是南鲸政府真正掌握了招商局,不一样也是可能拿内河航线或我们已经占领的航线开刀,我们的政府啊,一向只会对付自己人的。”
赵铁毅深以为然的说道:“这倒是,倘若我是招商局的管理者,就应该去努力开辟远洋航线,和列强一起竞争,在国内航线或沿海航线,则可以民营航运公司公平竞争。”
陈光良笑道:“所以我们不适合管理招商局,先把民营企业的国内航线和沿海航线吃下,招商局就有足够的实力;至于能不能和列强竞争远洋航线,也得看政府的财政情况富不富裕,不然哪里竞争得过那些列强支持的船队。”
虽然话说的难听,但这就是事实。
真要被南鲸政府把招商局完全收回‘国有’,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内河航线的专营权,很多航线民营企业都不能运营,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。
赵铁毅说道:“这倒是”
次日,陈光良来到花旗银行总行大厦。
他踏进花旗银行大门时,发现一个熟悉的华人有些躲躲闪闪,他正欲打招呼,人家已经背过身子,快速的离开。
交通部的次长陈浮木,打过交道,此次来沪公干,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一个,实属反常。
“神神秘秘的,又在搞什么名堂。”
陈光良心中嘀咕了一句,便不再理会。
随后,他在银行职员的带领下,直奔花旗银行总经理麦凯的办公室。
以陈光良如今的身份,这些洋行、银行的大班自然会直接见他,而不再需要什么买办的从中介绍,还要掏一笔好处费。
花旗银行占据华夏外资银行的存款12%,是第三大外资银行;汇丰排第一,占据43%的外资银行存款(9亿多大洋),紧随其后的是渣打银行(麦加利银行),占据约16%的份额。
双方一见面,陈光良在简单的寒暄后,便道明来意:“麦肯先生,我想向贵行抵押借贷一部分美元贷款。”
麦肯笑着说道:“陈先生自己就是银行家,莫非还缺钱?”
银行与银行之间,也可以借贷,叫做‘拆借’。例如某家银行的存款较多,但贷款渠道不足,就会愿意拆借给同行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