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书屋

第145章 起飞前夕 (4/5)

3%的分红,所以他们购入房子都不是问题了。

    只是随后吴新河提出一个问题:“首付三成,后期如何保证业主定期交费?特别是入住后,业主拖欠该如何办?”

    陈光良理所当然的说道:“按照合同,我们自然是强制收取,再不行就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。我们又不是洋人,收拾个人有什么困难的!”

    众人心头一震,这才想起老板是从车行出身,手底下有一批打手也是正常的。

    其实在这方面,洋人为什么都喜欢请买办,特别是沙逊洋行,他们旗下的租金全部是买办收上来的,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。因为这些买办,是有办法让租客拿出租金的。

    倘若是洋人直接收租,虽然在这上嗨滩势大,但那权利总归是高高在上,很难下到每一个租客身上。

    郭德明说道:“按照一个楼盘的开发时间计算,差不多是一年时间,相当于顾客需要缴纳12期的资金;剩下的12期,我建议我们将他们的房契进行集中保存,待他们还完钱,再发给他们。这样一来,他们就不得不遵守规定。”

    陈光良当即说道:“可行!办理房契的时候,暂时保存他们的房契即可。”

    一开始,并不会有银行介入这种‘贷款’的,毕竟条件还不成熟。

    随着完善的方案越来越清晰,这些属下也明白一件事——长江地产要起飞了,老板这个‘地产新贵’要变成真正的‘地产大亨’了。

    长江地产的初步目标是:上半年先出售100幢楼!

    “好,接下来大家准备要出售地盘的楼书,以及准备相应的工作!”

    “是,老板!”

    下班前,陈光良又赶到东方报社,询问情况。

    “今天稳定在46000以上,看样子比预料的情况好很多!”黄春荪也第一时间来给他汇报好消息。

    陈光良也很满意的说道:“原本的想法是稳定在三万以上便是不亏,如果能上四万便是大赚,如今来看,我们是赚得盆满钵满。”

    这种商业手段,是前世香港报业的‘成功案例’。

    ‘香港的很多商业模式’,后世八十年代后到内地,都被称之为‘教科书’。

    所以陈光良在使用之前,一定是有些底气的!

    当然也并不是说‘香港各方面都是祖师爷’,实际上在20~40年代的上海滩,才是香港很多方面的祖师爷。

    例如报纸上的一些八卦新闻,其实已经出来了,只是比较隐晦,例如有杂志讽刺陆小曼的事情。还有商业手段,上海滩也有很多地方都是祖师爷。

    总之,这一时期的沪市,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!

    随后,陈光良问道:“《商报》和《东方日报》合并一事,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黄春荪回道:“将在4月中旬正式合并,提前十天刊出广告,相信我们不涨价,一定会留住所有读者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的给《商报》读者告个别!”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原本买两份,要4.5分钱,如今买一份合并的,也才2.5分钱,这就是优势!

  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推荐小说:
抗战:黄埔将星,开局降服李云龙 末日:财阀太子,开局反派巅峰! 试错沦陷 终于联系上地球,你说不要回答? 重生后,权臣日夜向我求名份 说好机甲战斗,结果你肉身爆星? 篮球之路从与大黄同行开始 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 诡异降临:开局拥有万亿冥币 年代:我有一扇两界门
相关推荐:
年代:我有一扇两界门 星星住过的爱情 美警生存实录:以德服人 重生之渡劫失败999次后:我开始无敌了 医尊